中国车企海外掘金急转弯 曲线进军欧美市场
2010年03月26日 09:15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3月19日,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亿美元在非洲建厂。无独有偶,比亚迪也爆出了欲在美国建厂,组装电动轿车的消息。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车企通过资本输出,海外建厂已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传统汽车项目来说,中国车企依旧是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缺乏亮点。如何突破这道难题?成为了不可逃避的现实。

或许,像比亚迪以新能源技术作为突破口,或者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方式曲线进军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人民币“被升值”的预期之下,中国汽车业又应该如何设计“走出去”的路线图呢?

-路线之变

从传统汽车“农村包围城市”

到新能源汽车“中心城市开花”

据了解,此次一汽集团在非洲的投资为1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在非洲投资的最大的项目。其中,一汽集团投资5500万美元,中非基金投资4500万美元,双方共同在非洲建设大规模本土化生产基地,完善销售以及服务网络。

目前,一汽在非洲17个国家已经建立了销售服务网络,共出口整车2.5万辆,并在南非、坦桑尼亚等国家建立了本地化生产设施。而此次双方按照签订的合作协议,将依照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政策,规划和投资非洲市场成熟可行的汽车和零部件投资项目,有序地开发非洲市场,利用双方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以更快的步伐走向非洲,加速中国汽车工业出口增长模式由贸易输出向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的转变。

可以说,与中国其他车企走“亚非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一样,一汽此次投资也选择了汽车工业尚未发展成熟的非洲地区。

在此之前,华晨与中非发展基金、埃及巴伐利亚集团,在埃及开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设立“华晨埃及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华晨埃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华晨汽车旗下系列轿车、面包车等整车产品。此外,2009年,江淮在越南成立了合资公司;奇瑞在海外建厂数目也达到15家。

如果说,中国车企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外征之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则是选择了重点区域的“中心开花”。在一汽签订协议之前,比亚迪爆出欲在美国修建一座工厂,组装电动车发展美国市场的消息。据了解,比亚迪目前正在美国市场开展电动车的渠道建设,计划在下半年向美国市场出售电动轿车。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报道:

福田全球产品基地开始建设 3年后进欧美高端市场

欧美日汽车市场走势分化 美日持续下滑

经济危机对中国汽车进入欧美市场是个机会

欧美日传统三大汽车市场复苏之路依然漫长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