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海外掘金“急转弯”曲线进军欧美市场 (2)
2010年03月26日 09:15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原因

既是参与全球竞争之举

也是应对人民币“被升值”之急

然而,无论是选择二三线欠发达国家,还是选择欧美的主流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海外扩张是一种必然选择。业内分析指出,众多车企掀起的多轮海外扩张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从原始的对外贸易发展到了资本输出的阶段。

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全年共出口整车及各类底盘37.07万台,同比减少44.7%。出口金额51.93亿美元,同比减少42.6%。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海外市场汽车急剧萎缩;另一方面与各国不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关,而海外设厂,将有效地减少贸易摩擦。

汽车资深分析人士向寒松表示,汽车企业的海外设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成本角度来看,自主品牌在南美、非洲的设厂,雇用当地的劳工,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更能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做到本土化的生根发芽。并且,从欧美、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来看,当出口“本土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车企便会输出“本土资本”,通过本土化生产参与市场竞争。

此外,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下,本土化生产能有效的避免汇率变化带来的利润损失。据了解,我国大部分汽车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已降至10%以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人民币继续走强,对于出口汽车来说,无论是维持原价降低利润,还是提高价格维持利润,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困局

二三线国家风生水起

发达国家依旧缺乏亮点

目前,车企海外投资热潮一波接一波。但是,自主品牌选择的区域基本集中在非洲、拉美、东南亚等二三线发展中国家。以非洲为例,长安一汽、华晨等众多企业都有多年的发展经验。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在这些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海外设厂已经摆脱了简单的设立组装厂,而是开始了建立品牌、开拓销售服务渠道等等。

相关报道:

福田全球产品基地开始建设 3年后进欧美高端市场

欧美日汽车市场走势分化 美日持续下滑

经济危机对中国汽车进入欧美市场是个机会

欧美日传统三大汽车市场复苏之路依然漫长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