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补发 2005年3月3日 海峡消费报
2005年对东南汽车来说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因为在今年,日本三菱将通过中华直接入股东南,成为东南汽车的第三个新股东。与福建汽车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这两个股东不同的是,这个新股东掌握着世界闻名的汽车技术和最新的车型。
东南汽车公关组马火盛向记者证实,目前有关的合作谈判事宜已接近尾声。关于三菱将持有的股份,业界传言中有15%和20%两种说法,具体比例尚不得而知,不过,据记者获得的内部消息,更换车标一事已有初步定论———随后推出的中高级轿车车型戈蓝[综述 图片 论坛](Galant)无疑是三菱的品牌,而菱帅、菱绅亦将在7月份更换为三菱车标,改脸后的富利卡也有可能挂上三菱标,得利卡则将作为东南品牌保留下来。
有了三菱的直接支持,东南汽车的命运出现了转机,而三菱此举显然也带着扭转颓势的目的。因此,二者的合作有望迎来双赢的局面。
依靠东南 三菱汽车得救星
东南汽车对三菱明显寄予了厚望,而在很多业界人士眼里,三菱汽车同样把东南当作了救星。
从全球市场来看,三菱汽车目前的状况可谓四面楚歌。自从2004年三菱长期隐瞒汽车缺陷的事件曝光后,三菱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急剧下降。去年4月份,三菱汽车的德国合作伙伴戴姆勒-克莱斯勒又宣称,不再向其进行任何投资。同时,三菱汽车的多名高管或因经营不善引咎辞职,或因涉嫌“业务过失致死罪”被捕。
在日本和北美,三菱轿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原本就远远落后于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国内同行,再加上频繁的召回危及到品牌声誉,以及低息贷款促销策略致使大量坏账产生,三菱汽车的经营每况愈下。去年上半财年,三菱汽车净亏损额达1462亿日元。
为了自救,三菱汽车公布了4500亿日元的财政援助计划,又将总部大楼变卖给了美国摩根士丹利集团,同时在其新的全球战略中开始全面收缩,重心向日本本土和中国转移。毕竟,本土市场不可舍弃,而中国已成三菱汽车在全球市场上仅有的亮点。2003年,就在三菱汽车在其他地区遭遇不利的同时,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却比上一年增长206.1%,达到145235辆。
此际,三菱汽车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是不难理解的,但长久以来,它在中国却一直没有直接的合资伙伴。于是,三菱汽车开始积极调整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先是与湖南长丰开始了越野车的经营合作,继而把轿车的绣球抛向了东南汽车。
中国市场容量巨大,开拓性强,在中国的经营可以说关系着三菱汽车的生死存亡。而作为两个中国伙伴之一,东南汽车对三菱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仅靠湖南长丰很难让饥肠辘辘的三菱填饱肚子,因为我们看到,在北京吉普及欧蓝德等车型的压力下,长丰猎豹的表现并不出色,而SUV市场又新车倍出,帕杰罗[综述 图片 论坛]车型的命运很难说得清。况且,SUV毕竟是SUV,拿一名长丰猎豹销售经理的话来说,“销量最好的SUV也难比销量最不济的轿车”。因此,只有以东南为生产基地,让戈蓝为首的三菱轿车夺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三菱汽车的元气复苏才会有指望。
借力三菱 东南品牌获提升
入股东南,对三菱而言无疑是一次积极的自救行为,而对于东南来说,则意味着更新的车型和更高的品牌效应。
因为,东南汽车现有的包括得利卡、富利卡、菱帅、菱绅在内的这几款车型都不是最新的,说得难听点已经是老得掉牙了,连主打车型的菱帅在台湾都已停产。东南方面当然着急,因为他们深知,推出全球同步的新车型对占领市场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东南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与三菱谈成合作之前,东南一直在向台湾中华汽车要车型,然而几乎没有自主研发车型的中华,同样依靠三菱提供原技术,再经过消化、吸收之后,才转化为自己的产品。这样一来,时间上显然就滞后了。不但如此,中华能从三菱手中得到的车型也不多。毕竟,仅仅3000万人口的台湾岛上林立了十几个汽车厂,竞争之烈无庸置疑,这种情况下,三菱如何愿意把过多的技术投入到如此局限的市场上?
但在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台湾所无法比拟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三菱自当不吝于拿出更多更新的车型,为东南汽车带来生机。
而除了最新最好的车型之外,品牌价值的提升对东南汽车来说也至关重要。当年东南前总经理林国铭就已表示过,东南汽车的问题就是品牌尚处弱势地位。记者也听到经销商反映,东南的品牌与其车价相比有一定的不符。就是说,品牌过弱而价位过高。菱帅降价之后销量看涨,热卖势头至今不衰,这一现象已经证明了市场的看法。但是,降价只是不得已的举措,要保证质量不下降更有一定的难度。相比之下,提升品牌既可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亦能保证厂家的利润,可谓上上之策。
三菱的介入给东南品牌的提升带来了机会。虽然三菱的品牌近年略有贬值,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在中国的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三菱发动机成为众多车型标榜的动力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挂上三菱标后,东南汽车的品牌价值将有更高的基准,而跳过了中华这个中间商,成本亦可能进一步降低,东南汽车产品则将由此表现出更高的性价比。
跳过中华 台方牵制被削弱
跳过中华汽车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东南汽车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中华的牵制。
从前,福建省汽车集团与中华汽车虽是各持50%股份,但事实上,由于技术等核心合资因素的不对等,股权多少已经不是中国合资整车厂商之间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台方与中方的地位是有偏重的。据了解,东南汽车的管理层中,除董事长凌玉章和另一名大陆副总外,总经理刘兴台、另一名副总以及两名总经理特别助理均来自台湾中华,部门经理一级则几乎被台湾人垄断。用东南内部员工的话来说,“管事的都是台湾人”,掣肘作用是显见的。
这里还有另一个不大为外界所知的事例。早在2003年,东南前总经理林国铭就宣称,将在2004年推出新车型“菱利”,但这款车并没有如期上市。在2004年底,东南现任总经理刘兴台又告知媒体,“菱利”将于今年秋季上市。然而,据记者获得的内部情报,这款车早在林国铭所言的2004年就已形成量产能力,耗资3亿元人民币,却只为沈阳一客户生产了100台就“告一段落”。具体缘由不得而知,内部人员所知的只是,“菱利”在台湾方面并未遇上好形势,到大陆后同样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售价仅五、六万元通用“五菱之光”,东南“菱利”因成本颇高,价位比“五菱之光”要高出两万元左右。
消息人士透露,东南内部根本不看好这款车型。如果按照刘兴台“今秋上市”的说法,那么在上市前这段时间里,东南还得为如何大幅压缩成本而大伤脑筋。由于这款车是台湾中华开发的,东南的不得已不言自明。
台湾中华是东南汽车的技术来源,也是它的CKD(全散件进口整车车型)来源。记者获知,东南汽车的CKD分为“单K”和“双K”,前者指中华自主开发的配件,后者是经中华转手后的日本三菱配件。中华把握了这两个CKD渠道,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利润落入自己的腰包。但是,台方却没有积极地把得到的鸡蛋再用来孵鸡。内部人士透露,东南的规划图上原本还包括了三期乃至四期工程,二期建设在前年就已结束,三期却至今尚未上马。诚然,销售的顺畅与否与此有一定关系,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三菱的介入都使情况有了转机———既然中国市场是三菱的希望所在,它就会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将引起成本降低,再加上品牌影响力的提高,销售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据内部消息,三菱入股后可能派一个副总长驻东南。作为重要的技术方,股权最小的三菱在各股东中可能具有最高的话语权,中华的牵制力从而将大大减弱。当然,要想彻底摆脱制约,只能寄望于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那一天。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sunjc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