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2)
2010年08月13日 14:50汽车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3.3存在的主要问题(1)除个别整车企业的产品已上市外,大多数企业尚处于样车阶段,未经过多轮验证研究,未达到系统优化和批量生产要求。(2)零部件产业链未形成,关键原材料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3)整车和零部件工程化不足,产品尚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

4.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4.1基本情况“十五”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技术列入863计划攻关。“十一五”燃料电池汽车在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样车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取得以下进展:(1)基本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体系。(2)研发的样车与国外相比,主要技术指标水平相当。(3)样车进行了示范运行。

4.2典型车型(1)清华大学承担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平台开发,联合北京客车总厂、北汽集团等整车单位成功开发了燃料电池客车,完成了5万公里的道路考核运行。有3辆样车参与了奥运示范,并在北京公交示范运营了1年。(2)上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上汽集团等单位完成了四轮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已成功研制出第三代“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可靠性与耐久性试验实车累计完成行程10.2万公里。其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在生产线装配了20辆,参与了2008年奥运会示范运行。

4.3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核心技术上,如燃料电池电堆和发动机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技术研发进展较为缓慢。(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考核运行规模较小,储氢和氢能源基础设施等问题尚未解决。(3)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离实用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合评价

总体而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1)初步建立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和技术体系。(2)在技术研发方面,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技术,动力电池和电机取得重要进展,部分产品基本能满足示范运行要求。(3)在产业化方面,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正向产业化推进。(4)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和测试评价能力。

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起步较早,但政府投入长期不足,企业投入更少,长期处于试验阶段。近年来虽加大投入,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2)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3)在动力电池性能和成本方面,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同样存在较大的问题,与整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成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4)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的困难更大,近中期内产业化可能性小。(5)混合动力整车共性关键技术,包括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箱、轻量化技术、机电耦合技术等亟待攻关。同时,混合动力汽车在工程化开发方面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6)动力电池基础原材料(含隔膜)、电机及电控系统用电力电子元器件(IGBT)等自主化不足。大部分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存在受制于人的重大风险。(7)有关配套鼓励政策措施有待完善,包括缺乏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以及在消费和使用环节的支持政策等。(8)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完善,试验检测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和补充。

上一页[1] [2] [3]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节能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