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将今年的销售目标由80万辆下调至60万辆,下调幅度达到25%。该公司前7个月销量为32.206万辆,如果按照原计划80万辆目标,前7个月仅完成40.26%,而按照新目标则完成了53.67%。
但是,此举也令外界对于这家力争在2015年成为国内第一、2025年坐上全球龙椅的国内汽车制造商充满猜测——缘何在销量涨幅连续6年超过100%后突然放缓扩张脚步?20万辆的减产计划分摊到旗下各车型数量分别是多少?其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减产事件能否在业内起到“鲶鱼效应”?又会对下半年车市产生何种影响?
外界接二连三的疑问,使比亚迪减产事件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减产20万辆真因
针对减产事件,比亚迪公关部经理徐安对本报表示,20万辆的减产计划并未量化分摊至各车型,车市整体增速放缓、库存车数量陡增、产能扩增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减产。
目前,车市增速未及预期已成业内共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尽管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为28.9万辆,同比增长63.46%,高于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51.20%的增幅,但车市整体环境并不理想,早前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2月、5月出现环比微弱增长外,1、3、4、6月均为环比下滑趋势。
车市整体低迷,比亚迪同样难敌大势,7月比亚迪销量为33046辆,同比微增4%,环比下滑6%,这也是比亚迪连续4个月出现环比下滑,赖以成名的F3销量继续下滑,已跌至14836辆,这和今年3月最高峰时的36046辆相比跌幅超过5成。
销量下滑直接反映到一线经销商处,此前京城比亚迪经销商的销量与库存比最多曾达到1∶3,而业内的普遍共识是1∶1.5才是一个理想值。此前对于比亚迪压库促销量的行为,很多经销商反映压力过大。部分经销商对比亚迪的强势压库心存不满,此次减产后,一位京城匿名经销商直言暂时缓解了库存压力,同时也缓和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对于经销商的说法,比亚迪公关部人员坦言并非减产重点,而减产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产能不足导致。“年初比亚迪的规划产能可以达到80万辆,但现在实际产能只有60万辆。”
目前,比亚迪生产汽车的工厂主要有三个,分居西安、深圳、长沙,除长沙基地主要用来生产大巴和未来的面包车外,深圳和西安负责生产比亚迪乘用车,两个基地规划产能都是40万辆,其中深圳生产F0F6M6车型,西安则负责生产F3F3RG3F3DM等车型。
由于去年比亚迪销量突破44.8万辆,该公司决定扩增产能,但今年7月其西安二工厂的建设出现波折,已暂停施工。“目前比亚迪的实际产能仅有50万-60万辆,显然无法满足之前预定80万辆的目标。”
寻“脸谱化”图腾?
比亚迪工作人员透露,减产计划公布后,将全力贯彻“品牌年”整体战略,集中力量进行品牌建设——即将推出多款中高端车型及继续支持新能源项目。
此前的5年,凭借低成本制造销售、模仿部分知名车型的外观设计、低门槛的加盟条件,比亚迪汽车的扩张近乎神速:2005年销售1.6万辆,2006年销售5.5万辆,2007年销售8.6万辆,2008年销售17万辆,2009年销售44.8万辆,几乎每年都实现了翻番增量。这也让比亚迪从一个汽车业的“门外汉”,成为中国销量增长最快的民营汽车企业之一。
但是,销量持续看涨的比亚迪同样面临瓶颈,虽然旗下主推车型F0、F3、F6销量占据上半年总销量的九成,但上述车型的成功仍带有比亚迪浓重的模仿色彩。尽管在销量上比亚迪连年气贯长虹,但其始终缺乏如奥迪、奔驰、宝马等品牌那样具备“脸谱化”和极高辨识度的车型设计,而同样作为自主品牌的吉利,尽管销量远不及比亚迪,但此前新品牌帝豪一经推出即赢得了一片喝彩。
为此,比亚迪采用了“声东击西”的品牌提升战略——即通过新能源车的推广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