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 话费逐年降 降幅约一成
高与行觉得家里的固话收费“人性化”了许多。“改成套餐以后,长途费减半。一个月也就打个七八十块。”而1988年刚装电话那会儿,基本上不打长途,话费也要30元。“那时的月收入可只有170元。”
如果对手机话费稍加注意,她的感受会更明显。
“近三四年,电信资费降幅比较大,都在百分之十以上。政府调控从2005年开始就很厉害了。”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
2005年,信产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出通知,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等四项业务实行上限管理。2008年,又发布《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2009年,将固定本地电话的定价权交到了运营商的手中。今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又联合下发通知,核心内容是将移动本地电话定价权交由运营商,鼓励运营商通过“单向收费”等手段降低资费。
项立刚表示,“政策可调控,说明有利润空间。”
“设备日益更新,技术成本在降低。”项立刚举例说,以前用电缆,可以接十几路电话,现在用光缆就变成几万路。价格上,一芯公里(光缆的长度计量方式)光缆过去要400多块钱,现在几十块钱就可以。
不断增加的用户量是另一方面。“运营商每年近一个亿用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资费还有下降空间。”
家电 5年价格就差了个“0”
小窝儿说,15年前家里买了台长虹29英寸画中画,花了近7000元,当时长虹牛气冲天地宣布:这是最后一次降价。事隔几年,他家又换了台尺寸更大点的电视,不过2500元。
“家电产品的价格的确走一个下降路线。”家电市场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这在电视、滚筒洗衣机、大冰箱、热水器、电饭煲、微波炉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5年前,42英寸的平板电视得5万块,现在,5000块就能买到。”
“随着技术成熟,掌握技术的人变得更多,规模也在扩大。”陆刃波说,这是家电价格所以能一降再降的利润空间所在。1993年,三星首先研发出液晶技术,两年后,松下买下了等离子技术。作为缺失显示屏等关键技术的国内企业,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涉足上游产业,许多厂商都把面板产业作为战略规划重点。
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另一个因素。上世纪90年代由于供过于求,落后企业不断被兼并、重组或淘汰。1995年后,降价竞争不断,生产、销售规模逐渐向大企业靠拢。2001年,行业进入到新的变化周期。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原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
不过在陆刃波看来,将价格战称为“价格回归”更妥当。他透露,现在家电普遍毛利在30%或40%,利润率则在5%-8%之间,均有所收窄。同时,国内家电品牌集中度也在提高,品牌前三名占据了市场一半份额。“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技术革新,产品也会相应变化。家电产业受货币连带影响很小,价格只会降不会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夏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