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自主品牌竞争的风险和生存环境越来越大,成长性越来越弱。现在看国内舆论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讨论,发现大家对这条道路的认识很模糊。大家现在有一个幻觉,就是汽车像家电一样能够很快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翻身。实际上汽车的研发销售要比家电难得多。汽车是大宗消费品,汽车产业的关联性,要比家电多得多,它涉及到电子、化工、橡胶等诸多产业。因此,仅仅寄希望于一些像吉利、奇瑞这样的企业,并认为它们能够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还不够现实。
吉利和奇瑞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市场正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低端的市场利润较低,从全球市场来看,外国汽车公司并没有精力去那么做,它们要考虑自己品牌延伸,担心损害自己的美誉度,所以不会做低端市场的生意,也就不太在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进入。
但是中国自主品牌要在中级车甚至更上一级产品上获得一席之地,常规的做法已经很难成功。外国品牌的价格也在迅速降低,自主品牌所处的竞争环境恶化,他们的成长过程越来越痛苦,成长性也越来越弱。此时,在中国市场,如果能够借鉴合资企业良好的汽车生产手段与销售渠道,对于自主品牌轿车发展非常有利。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自主品牌一定要利用或者分享目前在合资企业中几乎不能享受到的软输出。这种合资企业的软输出效应显然有利于中方自主品牌的生长,使自己的品牌能够最大限度地往高端延伸,同时也是对合资企业中外方汽车品牌能够享受到的软输出效应的一个压制。
对于中方而言,合资的过程也是一个搭便车的过程。这个便车不只是中方在其中锻炼了一些工艺创新方面的能力,为自己单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是直接使合资平台为我所用。当我们在合资企业的跑道上,既能起飞外资品牌的产品,也能起飞自主品牌的产品,使制造和销售都能够在合资的平台上进行,那么就能够迅速拉近自主品牌和外国品牌的距离,相应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久而久之,中国消费群体会形成一个惯性,自主品牌汽车和合资品牌汽车具有很大的接近性,也能成为让用户尊敬的一个品牌。
这里必须克服这样一种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即在合资企业的平台上制造和销售自主品牌,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所谓屈辱之举。
相反,我们认为,它是合资企业的中方必须争取的权益。我们不能狭隘地以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必须纯中方资本制造、销售来放弃自己利用现有的强大的生产平台和销售网络。
因此,正确认识汽车工业的中外合资关系,重新使双方的关系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亮剑时刻到了
不要认为在合资平台上制造和销售的汽车是异想天开之举。在制造领域股比中方至少占有50%,而在销售领域的股比目前还没有失守,外方没有正当理由拒绝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合资平台上制造和销售。
中外双方共同投资购买了设备,雇佣了人员,建立了渠道,为什么这个设备、人员和渠道只能制造和销售外方品牌呢?如同两个人合资购买了一辆汽车,为什么只允许你开,而不允许我开呢?我可能技术不好,开坏了,最多我来修,但是不能剥夺我开车的权利。
现实中并非没有类似例子。在生产制造上,1984年日本丰田汽车与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合资成立的NUMMI(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它以生产丰田花冠[综述 图片 论坛]、Tacoma和通用旁蒂克系列产品为主,是日、美汽车公司合作的经典性公司。而在销售领域,也有这样的合资汽车公司,其生产的产品,在欧洲市场打合资一方的品牌,而到美国市场则打另外一方的品牌。
最早我们是能够做到这个事情的。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北京吉普,当年签署的合资合同就是合资之初继续生产原来北汽产品,然后在合资第六年生产合资企业共同研发的下一代产品,根本没有直接引进国外产品的条款。不幸,因为中方有关领导急于要出成绩,直接拿来了外方的现成产品,从而开了一个在合资公司放弃自主品牌生产的先例。
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合资汽车公司的产品主要在国内生产,我们不能指望它们在国内打上我们自主品牌的标识或者合资企业的自创品牌,但是中外双方共用制造平台轻而易举,共用销售网络也非难事。柔性生产可以实现,合资公司的外方如果以产能不足拒绝,合资公司可以新增产能,合资公司旗下的经销商是不会拒绝合资公司产品的。
如果中方不能提供相应产品,最坏的打算是中方母公司同当年的华晨一样,利用国际资源打造自己的轿车,然后我们再把这个轿车放到合资企业的平台上运行。这个时候,中方母公司甚至要向合资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
合资公司的软输出要远远大于硬输出。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流合资化了,建立了很好的平台,中方必须从中分一杯羹,要在品牌权益上分一杯羹,必须很好地利用合资平台跑一些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必须要使合资公司的分销渠道双方都能拥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企业工业争论的自主品牌发展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步就难以解决。
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只规定合资双方股比而没有明确合资企业同样可以制造销售自主品牌,使得中国汽车人几乎忘记了可以利用合资公司软输出的巨大机会。
在中国汽车业发展的这个阶段,需要与外方合作的自主品牌企业亮剑,这并不会导致合资双方分崩离析,因为有了既得利益,谁都不会离开。合资双方真正要探讨的是把什么样的自主品牌产品放到合资公司中去。
或许合资企业外方会对这种做法进行阻挠。但是中国政府在此时应该出场施以正当的援手。政府部门可以对合资汽车公司的合作调查是否有胁迫成分,如果存在,可以顺势进行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损害调查,从根本上讨论合资企业的未来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不是全球汽车工业的附庸,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下的游戏规则。
作者:
董海洋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