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电动车中国胜算几何
2010年11月08日 11:06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进入李安定专栏主页>>

“同一起跑线”忽悠了20年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科技部门就曾确定在汽车新能源技术中把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理由是:传统汽车技术比欧美晚了几十年;而电动车全世界都还没有大突破,中国现在与欧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可能后来居上。这就是今天盛行的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论,“蛙跳式跨越”论的基础。

1998年6月,我曾采访汕头南澳岛“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的启动仪式,当时,有10辆国产电动车、5辆丰田RAV4,5辆通用EV1投入示范区运行。两年后,再去,丰田电动车跑了10万公里,除了换了电池,没有大问题;国产车,光是电池爆炸的大事故就发生过10次,小故障更是不断,“造成司机都不敢开车出去。”示范区一位专家表示,没有什么‘同一起跑线’,说到电动车,我们还是“小学生”。

“十五”期间,鉴于纯电动车的研发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突破,科技部门把世界上开始热门的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也打包列入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该项目国家投资8.8亿元,加上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总共约24亿元。五年过去,没有一个电动车项目进入商业化生产。

电池的储能极限是个死结

新世纪的头十年,全球所有大厂商的电动车、天然气车、生物柴油车、甲醇、乙醇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百花齐放。对于新能源车几乎都保持局部研发,小批量试探,全局观望状态。跨国公司都在蓄势待发,审慎等待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形势明朗。

100多年来,电动车潮起潮落,而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电池的储能水平的提高。电池是要在单位体积的化学物质里储存一定的能量,人类在这个领域里的进展相当缓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0年前,你的手机电池待机多久?2至3天,笔记本电池呢?2小时。如今,是不是还差不多?可见,电池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芯片的发展速度。

2008年,我采访奔驰主管研发的董事韦伯。谈到电动车,他说,发展电动车的最大关键是电池。我们关注哪个厂家谁能在中期取得电池技术的实质性突破,包括中国的比亚迪。能量储存,现在汽车和电动车之比是100:1,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到10:1,这样的水平才有实用性。

千亿元红包引领全球电动潮

2009年,电动车在中国,继而在全球突然异军突起。

购买国产电动车,每辆车补贴高达五六万元。政府财政对于电动车补贴的计划额度,高达一千亿元。发展目标更为抢眼——到2020年,以电动车为主打的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保有量达500万到1000万辆。

来自政府大力度的鼓励措施,让电动车在国内陡然升温,汽车厂造电池,电池厂造汽车。光是在山东一夜间就冒出上千家电动车厂;更有企业以建立电动车基地为名向地方政府圈地;汽车大集团,不拿出几款电动车样车,就要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中国对电动车如此情有独钟,也给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大好商机,中国第一次引领了全球汽车业的一个电动车技术热潮。

当中国的各汽车企业还在玩电动车概念,忙于作秀的时候,奔驰大众奥迪日产等跨国公司已经从他们的新能源车武器库里,拿出了接近商品化的电动车型,投身到中国人发动的这场新一轮电动车热潮的竞赛中。

我曾私下问过一家跨国公司的科研人员,为什么他们对电动车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弯。他诚实地说,中国政府拿出几千万元的巨资培育电动车市场,我们怎么能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怕的就是头脑发昏

中国的电动车,没有经过一般汽车产品在极端冷热温度和十万公里以上的路试,大众的电动车UP,日产的“聆风[综述 图片 论坛]”研发成功,到最后上市,中间都有两三年的测试。中国电动车除了能跑,质量、安全、能用几年,这一切消费者知情吗?车还在实验室开发阶段,此时就鼓励购买,消费者岂不取代了工厂跑路试的试车员。

举例说,锂电池的安全就是个未知数。2010年9月,联邦快递的一架波音747货机在迪拜爆炸坠毁,全球哗然。经查,罪魁祸首就是飞机上运载的手机和电脑用的锂电池。当电动车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时,会不会接二连三的发生电池爆炸的新闻呢。

现在的电动车,厂家宣传一次续航能力一二百公里,基本都有很大水分,最客观的也是一些理想值。来几次急加速,耗电激增,续航里程就大打折扣。假如你兴冲冲买来一辆电动车,从上海去苏州,开到半路没电了,找不到充电站;或者说找到充电站,前面排着两辆车,还得等10小时才轮到你;且不说,温度太高或者太低,电池都会效率下降,乃至停止工作。一旦被抛在路上,你堵不堵心。

在一种新的主流能源为全球汽车业所认同之前,在这种能源禁得起推敲的大量提供之前,奢谈新能源车的商品化都为时尚早。

电动车的能源——电从哪里来?来自电动车权威人士的应对石破天惊:“我国目前每天有超过9亿度的低谷电,可供5000万辆电动车充电。”5000万辆,相当全球汽车一年的产量,仅仅用中国的低谷电就能提供全部电能。这样浪漫的应对,极其荒唐和不负责任,尤其作为一个国家长远规划的依据。

市场的理性选择

电动车使用中充电的问题,远比人们预想的复杂。加油是动态的(一两分钟),充电却是静态的(几个钟头);加油站占的是两条车道,充电站占的却是一大片停车场。而且充电的频次比加油高得多,网络密得多,如果“取代”传统汽车真能实现,光是在拥堵不堪城市中安排每天数百万辆电动车的充电站用地,就是一场噩梦。

从环保角度看,电动车在中国的贡献度不会高。在瑞典,我曾经问过电力产业的能源结构,被告知水力发电占50%,风力和其它生物能源发电占45%,用煤发电只占5%。而在中国,70%的电力来自煤炭,中国煤炭40%以上是高硫高灰的劣质煤。电动车在中国的零排放只不过是污染前移。

在国外,电动车追求的不是对汽车的替代,而是城市短程交通的补充。现在的锂电池技术,作得好的,基本上是背一公斤电池,可以跑一公里。所以国际上的成功的纯电动车,基本保持在一次充电,一百多公里的续航能力,接送孩子、卖菜购物,看个社区医生,足够了。但是城际出行,就非开汽车不可了。因此电动车主要用作“第二辆车”。在中国,把电动车当第二辆车买,而且价格不菲,买车停车都不现实。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封锁和失误中,中国人正勒紧裤带过着最艰难的日子。张爱萍将军对毛泽东说,给我十个亿,一定造出个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好不扬眉吐气。今天,为了作个电动车全球领先的大国,上千亿元砸下去了,希望能听见些响动。

相关报道:

现实阻碍重重 且看电动车热如何收场

东风裕隆纯电动车预计后年整车量产

吴邦国:evs25必将是世界电动车一次盛会

第25届电动车大会8日将重点探讨电池技术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安定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