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难忘吉普
2010年12月02日 09:55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进入吴迎秋专栏主页>>

文/《轟》杂志总策、首席评论员 吴迎秋

我原以为,我已经把“它”忘了。

这两年,中国的SUV市场非常火热,德系、日系、韩系SUV卖得是风生水起,新车不断,而作为SUV鼻祖的吉普却好像看不到了。

我也曾想把它记起来,毕竟15年前,我对吉普有过许多的感慨。

那是当时的北京吉普组织的活动,10辆吉普组成的车队,从北京向西藏进发。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面对复杂路面,高原反应,甚至是各种突发的危险事件,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那一辆辆吉普好像有着神奇的凝聚力,让大家相信,有了吉普,就能征服一切。

在漫长的“征途”中,那一群吉普爱好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队每到一个城市站点,都会有全国各地的吉普爱好者蜂拥而至,北京的、上海的、成都的……他们是真正的越野者,无论是服饰还是言行,都充满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激情;他们习惯用汽车表达自己,渴望用吉普征服一个个挑战。可以说,他们对越野、对吉普的热爱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

而事实上,我对吉普的挂念,真的是因为它有着很深厚的历史。越野车的鼻祖之争由来已久,但真正有证可查的鼻祖非吉普莫数——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吉普(当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就已经大量出现在二战战场,并取得了“赫赫战功”。当时,有战地记者这样评价吉普:我认为没有吉普我们无法继续战争。它能做任何事情……

二战后,吉普以其超强的通过能力和征服险恶环境的能力获得了大量越野爱好者的青睐。1983年,北京吉普成立,中国消费者也开始近距离接触越野车。前不久,和某企业老总聊天时,对方也颇多感慨地说:“中国的SUV市场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吉普起了重要作用。”这句话不无道理。在某种程度上,吉普正是中国汽车SUV文化的奠基者。

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就有一批人,他们在郊外挖炕、堆土,制作各种越野路面,在上面体会驾驭吉普翻山越岭、征服一切的感觉。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开吉普就得沿着马路牙子开。

可以说,当中国还不懂SUV的时候,吉普来了;当中国的SUV火热起来的时候,吉普却好像没了? 这难免有些尴尬和遗憾。它应该没了吗?我觉得不应该。

是“2010 Jeep风云盛典”让我再次想起了吉普,是那些车,那群人,那些经销商。

在活动现场,我看到了全新Jeep大切诺基。豪不夸张地讲,这是JEEP历史上最成功的作品。在奢华配置的背后,吉普纯正的越野血统尽显无疑:Trail Rated测试认证、Unibody超高刚性承载车身、Quadra-LiftTM四轮独立空气悬架系统、Quadra-Drive全时四驱系统……这一切无不显现出吉普对自己所引领的越野精神的执着与坚持。

我也再次见到了15年前的那群人。熟悉的面孔、熟悉的笑容、熟悉的服饰……15年前一样,他们的强大气场再次感染了我,我也和他们一起欢呼、呐喊,体会那久违了的越野精神。

此外,更让我感慨的是,吉普的经销商还在。当年,菲亚特退出中国市场,经销商们也都跟着跑了。但北京吉普没了,那批经销商却依然坚持着。在现场,我就见到了这样一位经销商,他激动地告诉我:像吉普这么好的品牌,这么好的产品,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结果。我相信,留住这些经销商的,正是吉普产品和文化产生的凝聚力。

特别想说的是,新任克莱斯勒(中国)总裁兼总经理郑洁。她上任总裁后主抓的第一件事就是“2010 Jeep风云盛典”活动。在现场,我笑着对她说,感谢你让我又记起了吉普。

其实这是我内心深处的真话。吉普还在,那群人还在,吉普还有希望!

相关报道:

吴迎秋:自主品牌升级不是件简单的事

吴迎秋:不要回避汽车公平

吴迎秋:五菱成立八年为何只有“乐驰”

吴迎秋:新能源车发展比想象的快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迎秋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