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城市“汽车病”:不仅仅关乎治堵
2010年12月13日 08:10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日,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引起各方关注,这背后是中国城市“汽车病”日益严重的不争事实。

“首都”成为“首堵”并非戏言。日前,一位同事去北京参加论坛,晚上约友人吃饭,不幸的是,畅通情况下半小时即可到达的目的地用去了他两个多小时时间,而且这还得益于他机智地采用了四种交通方式组合——抢的士、换地铁、挤公车、急行军。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8月24日发布的世界“堵城榜”上,北京位列榜首。

“汽车病”正在悄悄地蔓延。除北京之外,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交通拥堵的城市数量和拥堵程度,正在和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速一样狂飙突进。拥堵成为很多城市市民不得不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汽车病”绝不仅仅表现在拥堵这一方面,大量的汽车消费正导致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出现:汽油消费激增、油价高企、空气污染、小区停车矛盾激化、道路安全降低,等等。

拥堵蚕食了汽车最原始的功能——高速便捷。一线城市市民因拥有汽车而享受到的便利、舒适度正急速下降。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沉重负荷,频繁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不幸的是,治理拥堵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东京、香港、伦敦等都曾为如何治理城市拥堵举行过激烈辩论。目前常见的治理方法是,提高汽车使用门槛,主要措施包括车牌限号行驶、征收拥堵费、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提高汽油价格等;北京此前曾还传出过“限购”方案。

看起来不错的治理手段却往往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北京为例,车牌限号行驶政策出台后,很多家庭又购买了一辆车,不仅对解决拥堵作用不大,还使得不少小区停车越发困难;再譬如,“限购”风声一起,北京汽车销量猛增,多家4S店创下销量新高。

反思城市“汽车病”,我们不仅要问:为何人人想买车,为何大家不愿去乘地铁、公共汽车?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功能区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与配套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以公共交通建设在全国最为领先的上海为例,其地铁1号线早高峰的严重拥堵甚至挤坏车门的状况,足以让很多上班族望而却步,不得不萌发买车代步的想法。正如一位朋友戏言:“我宁愿堵在自己的车里听音乐,也不要被人挤成沙丁鱼。”

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建设世界级大城市”的远大抱负,但是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却在不断警醒着我们,一味求大的发展模式已表现出种种弊端。拥堵只是一面镜子,其折射出的是面对汽车与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治理综合问题。

不管对北京还是对其他城市而言,“汽车病”只是城市综合管理机制不完善形成的慢性病之一,比道路宽广、交通顺畅更缺乏的是,部分城市在公共治理、城市文明等软件建设上捉襟见肘,想让城市变得美好,我们除了治标更要治本。

相关报道:

北京治堵出狠招 将重启单双号限行政策

新治堵措施引发车市传言 北京市民扎堆买车

治堵限购令或出 五款SUV可供匆忙时选购

北京治堵方案获准 制定措施防车辆过快增长

静观新治堵方案 如何改善北京拥堵交通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柏国 编辑: leiqq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