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撰稿人 王泳
一些汽车研究机构及所谓的“专家”本可以继续2010高歌猛进式的“大吹特吹”中国车市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如何,2011汽车产销量增长又会怎样怎样。曾不想,这样的高谈阔论式的神侃却在一夜之间嘎然而止,对于中国车市可谓是惊天大逆转,令业界瞠目结舌,一片哗然。
2010年年末四个车市“利空”消息一个紧接一个,个个掷地有声。2010年12月23日北京“摇号上牌”限购令公布实施,在北京市场上演“疯狂24小时”后引发了全国“限购令”的大猜想;2011年1月1日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决议应声落地;紧接着国内车市再次传来另外两大“利空”消息:财政部发布消息称“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两项优惠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执行到期。消息一出,首先在中国股市中的汽车板块有较大消极反映,各汽车股票应声连连下挫,未来车市发展前景不被各大证券机构看好。自此,国内车市从鼓励消费的市场经济开始向紧缩限制的计划经济来了180度逆转,中国车企何去何从,特别是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发展将有可能受到更多“利空”消息的冲击,让2011年的车市形势更加严峻。苏晖预测,“南京、西安、成都等大中城市很快也会出台类似的限量政策。”类似多米诺骨牌,必定是一个连锁反应,对整个车市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国内车市的不消停来自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汽车后市场的沸沸扬扬却来自于市场本身的“为恐不乱”。汽车后市场时不时传出“三大名嘴下羊城” 的消息,将以“专家”身份解读国内车市,为汽车用品企业“传道授业”,而“三大名嘴”的这几张“嘴”却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前一段还是这张“嘴”,过一段又换成另一张“嘴”,也许到开讲的那天,你也弄不清楚底是哪张“嘴”为这个行业“解惑”。这张“嘴脸”还真是变幻莫测,自开始就是一顿“忽悠”。
一段时间以来,“三大名嘴”2月将聚首羊城坐而论道,为汽车用品企业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新闻见诸媒体。猛一看,感觉能与“名嘴”一起坐而论道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细细想来问题就来了:“名嘴”了解汽车用品这个行业吗?这个行业真值得“名嘴”如此高度关注吗?“名嘴”能说清楚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吗?答安是否定的。因为,据了解三位“名嘴”,余世维、郎咸平、华红兵并没有任何汽车业从业经历,也从未做过与汽车方面的学术研究。可想而知,“名嘴”有的只是夸夸其谈与无法企及的高深理论,“吹水”的水平那倒是一个堪比一个强。试想,一班如此“高境界”的人士竟弃高择低,汽车用品行业突然来袭,意欲何在?可以断定,来汽车用品行业就是凑个热闹,混淆视听。莫非是“名嘴”们才智水平达到了人生极限难有突破,或为一己之利?这种举动真若成为现实,将标志着“三大名嘴”职业巅峰将告一段落,开始走下坡路,未来前景不甚明朗。如果来汽车用品行业“传道授业”并非是“名嘴”们的本意所为,那就真成了“忽悠被忽悠”,未来人生更加尴尬。
“台上的疯子,台下的傻子。”难道还要在汽车用品行业继续上演么?如果他们真的了解这个行业,我们应该拍手叫好;如果他们不甚了解,希望不要把“似熟非熟”的观点强加在国内汽车用品行业之上。2011年的国内汽车用品行业真的容不得半点“忽悠”。
说到这,必定会有人说,“营销嘛,大同小异”。但是,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能把汽车卖得非常好的人,要他去卖汽车用品就不一定卖得好。
上个世纪末,有位哈佛大学教授造访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国最大的羊绒企业,给出的建议是专心致志搞羊绒,做世界羊绒大王。这位教授离开后,企业决策者却没有亦步亦趋按照教授先前的建议去做,反而抓住了能源城市的发展契机,大举进军煤炭、化工、房地产等热门产业,于是企业由十几个亿的规模迅速做到了几百个亿的规模。理论往往赶不上实践的脚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2011年,特别是对于国内汽车用品企业来说,“维稳”与“生存”才是硬道理,来自市场与政策的负面影响不止于北京市场,而会对整个车市产生波及效应,各地方找到了一个改善交通压力的“借口”,也许“改善”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导致国内车市销售整体艰难是必然趋势与现行汽车政策的基本论调。
在整车厂商利润下滑,又出现以上购车限制政策,乐观者认为接下来汽车用品市场或将迎来它的蓬勃发展之期。因为购车限制将会让人们不再视车为代步的工具,而是将车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更爱惜自己的车。车要装扮,车要保养,这预示着汽车用品行业的黄金时代也将“随风潜入夜”,正在等待黑暗前的黎明。
这一关键时刻,汽车用品企业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摆脱行业现有的发展困境?众多业界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打造品牌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出路。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有的品牌,没有一个市场认可的品牌,企业将始终无法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无法在竞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无论“外贸”或“内销”,价格竞争永远是充满暗礁的夜航,而汽车用品企业通过塑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则是引领企业自身走向胜利彼岸的灯塔。
面对危机,并非束手无策。众所周知,危机存在的同时就会有转机。在整车发展艰难的时候,恰恰是汽车用品企业品牌发展的春天,企业决策者只有钻出被窝去面对,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趁“机”而入,加强品牌构建和品牌传播,企业才能行而远之。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泳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