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可以发展壮大(3)

2011年12月08日 07:44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刘宝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质量是基础的基础

2010年初成立的工艺技术部,负责从冲压到总装全部生产过程的管控,各个工位操作流程细化形成标准,具体到工人的每个动作流程,保证制造的一致性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是当下许多对中国经济忧心忡忡人士的期盼。中国创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长安汽车集团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是为此进行的必要准备,但是徐留平深知中国制造本身亦是基础中的基础。

当今值得夸耀的中国制造不过是我们为跨国公司的代工作品,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工艺都由别人确定,这样出来的中国制造水平确实已经与全球同行相媲美。中国许多合资汽车公司能够有全球样板工厂,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离开跨国公司的拐棍,中国人自己的制造则并不见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要突破重围,制造这一关必须真正突破。

质量成为一切的基础,徐留平希望通过提高零部件配套水平、增加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和提高制造工艺来实现。

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认为零部件品质对整车品质有60%以上的影响力,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长安对零部件配套的重视体现在三点:选择考核、先期介入和过程管理。

“第一、我们非常重视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选择、考核,看他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理念是不是我认同,管理水平、设备能力合不合格,不合格的坚决淘汰。”

“第二、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就跟供应商合作,让它参与我们的同步开发,让它先期介入。”

“第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严格管理,为此长安在2008年下半年成立了一个比较庞大的供应商技术支持部门STA,200多人,从开发到生产过程全程管控,你用了什么材料、什么设备、下级配套商是谁、它的水平怎么样,都是按照国际化标准来实施。”

与大部分中国汽车公司不同,从兵工老企业转制的长安一些配套企业是南方工业集团军转民企业,管理起来并不是甲方乙方关系那么简单。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在体制上改变了这种状况,长安汽车领导同时任长安汽车集团领导,以上下级关系严格管理旗下配套企业,加上质量标准考核,《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有利于让南方工业集团体系内零部件配套水平得到提升。

当然,老军工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如青山变速器、建安车桥等南方工业集团体系内的供应商,它们在全国同行中属于较高水平。张宝林说:“其实没有什么体系内外的区分,价格、质量,这是刚性考核标准,对谁都一样。”

长安汽车自己的配套本身并非太多,与国内一些自主品牌企业不同,他们选择的适度垂直整合,因为从产业链整体来算的话,自己做零部件的风险比别人做更大。

供应商问题解决后,生产制造成为决定汽车品质的重要环节,与其他自主品牌一样,这曾经也是长安相比合资品牌的薄弱之处。

2010年初,长安汽车成立工艺部,负责从冲压到总装全部生产过程的管控,各个工位操作流程细化形成标准,具体到工人的每个动作流程,保证制造的一致性。

这套工艺操作流程标准和质量标准是长安在旗下合资企业多年培养的干部反哺自主品牌的成果,从长安福特马自达、长安铃木学习来的经验都得以运用。

这套标准形成后,它被“远程复制”推行到不同地区的各个工厂如河北长安、南京长安。张宝林打了个简单的比方,“就像肯德基一样,全世界的肯德基都是一个味道,员工哪怕没有做过菜按照标准执行就能做出同样口味的东西,我们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

至此,长安汽车从设计到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把控得到完善:研发部门把产品设计出来,工艺技术部根据设计做出制造流程和标准,交由工厂来完成制造,同时由STA负责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部门负责全过程质量管控,特别在最后的生产环节严防死守。

对质量的标准,如一次交验合格率、千台维修率,长安自主品牌直接与合资品牌对标。张宝林说:“起初很难,经过不断改进有了很大进步。从市场质量倒推,提高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质量。”

长安曾组织福特、马自达等合作伙伴对奔奔、悦翔[综述 图片 论坛]进行技术分析,造型、经济性、动力等方面都得到很高评价,《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评测方认为长安汽车近年来的进步可谓神速。

[责任编辑:guankai] 标签:徐留平 自主品牌企业 CVT变速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