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车业变革:创新是关键
2009年12月10日 09:39财富中国 】 【打印共有评论0

美国政府应支持对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但汽车制造商自身也要努力有所突破。

美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人们争论的焦点就是美国汽车公司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人们对省油和前卫设计的需求已超越了品牌忠诚度和车身大小。

日趋清晰的一点是,汽车工业的明天将基于一个不同的模式。它表彰创新,它将满足新的经济现状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而问题是,这一模式将会出现在美国还是其他地方?

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正步步紧逼,以确保未来的增长。6月美国汽车销售比去年下降了28%,而同期中国的汽车销售上升了48%。

在印度,新一代中产阶级想拥有汽车,却付不起每辆20,000美元的昂贵车费。印度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Tata Motors)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其出产的Nano车型售价还不到2,500美元,该公司去年共接到超过200,000份订单。Nano的售价如此之低,是因为它大部分是用塑料制成的,最高时速不足50 mph,可以完全满足印度人的开车需要(塔塔公司主席最近表示正计划制造混合动力型的Nano汽车)。尽管新型轻碳材料已现曙光,但创新并不在于塑料;我们完全可以在设计、燃油经济、电源、成本、融资以及其它未开发的领域进行创新。

有所觉醒的美国汽车制造商

在创新方面,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可谓是一个成功案例。由于它在制造电动汽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美国几家大汽车制造商对此尚处规划阶段——风投公司和其它有远见的基金经理开始对其进行投资。眼下,特斯拉汽车公司正热销的是一款运动型、双座、零排放的电动车,它可以在不到4秒内将时速从0 mph提升至60 mph,一次充电可以行驶244英里。此外,他们还计划生产售价低于50,000美元的4门轿车。

只要美国汽车公司能有所创新,其海外市场竞争力同样不差。在中国,别克(Buick)位居汽车品牌前五之列。它立足中国商界精英需求,对车型迅速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别克的标识变大,座椅背后的电视成为标配,车头灯采用了新角度以模仿中国神话中一种鸟的眼睛。别克公司提供小零件,添加铬合金及珠宝以吸引中国买家。简而言之,别克公司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美国国会或将鼓励未来的创新模式。美国国家能源与气候变化提案已经得到了众议院的通过,现在已递交参议院。这一法案包括推广电力汽车并为其建立充电设施、汽车工厂重组、与国家电网结合以便为电力汽车供电等条款。

立法也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驱动的电力车是交通业未来的“圣杯”。若能实现这一目标,将会创造出新的产业,并为美国人带来成千上万工作机会。

美国政府应支持对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但汽车制造商自身也要努力有所突破。

就像能源与气候法案所说的那样,美国政府应继续投资于研发;投资于那些基于创新力和发展潜力、而非所拥有员工数量的汽车公司;并继续加强对汽车制造商生产高效低污染车型的要求。

参议院应通过能源与气候法案,但最终,汽车工业需要自己努力取得成功。汽车并非一定要是重达4,000磅的钢铁怪兽。制造商们应向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学习,他在20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90年代重新打造了苹果公司(Apple)。他说:“要创新。”美国汽车工业如果听取他的建议,将会很快迎来光明的未来。

撰文者之一Steve Westly是前任加州审计长以及The Westly Group的执行合伙人;The Westly Group是一家致力清洁技术领域的风投公司。另一作者Mindy Lubber是Ceres集团总裁,Ceres是一家投资与环保团体;此外,他还是气候风险投资者网(Investor Network on CL[综述 图片 论坛]imate Risk)的董事,气候风险投资者网共有80位投资者,集体资产超过7万亿美元。

相关报道:

美汽车业供应商再次要求美国政府提供资金援助

中国将对美汽车业展开反倾销调查

美汽车业发现新“乐土” 三巨头重头再来

美汽车业全行业下滑几无幸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Steve Westly &Mindy Lubber 编辑: daiqi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