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并购吉奥 寄望“鸡肋”资产扩大产能
2010年12月13日 10:13世华财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世华财讯]广汽并购吉奥尘埃落定,而此次广汽并购吉奥的动作,再次上演了购入“鸡肋”资产的一幕。分析人士称,广汽重组华晨仍是2011年最有看点的车企并购大戏。

据证券日报12月13日报道,拨开此前外界关于双方在资产评估中难以达成一致的种种猜测,日前,历时8个月的广汽与吉奥联姻尘埃落定。

12月9日,广汽集团与吉奥汽车在杭州为其合资公司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吉奥)举行挂牌仪式。

广汽吉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6亿元,其中广汽以现金方式出资持有51%的股权,而吉奥以其汽车业相关资产出资,持有49%的股权。广汽表示,广汽吉奥合资公司将保留原吉奥汽车的管理团队,并授权吉奥汽车董事长缪雪中全权管理合资公司。

长期以来,吉奥一直扮演着在业内坐冷板凳的角色。这家以皮卡起家,又以微车为主业的车企,在2009年的井喷行情中,销量也不过4.8万辆。相对于财大气粗的广汽,业绩平平的吉奥只能勉强扮演一个小家碧玉的角色。而注册资本12.6亿元的合资公司,对于迅速扩张版图的广汽来说,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此次并购却由于双方国资、民资的迥异背景,而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案例,引起了远超越其资本价值的关注。

吉奥率先伸出橄榄枝

广汽最终决策很偶然

广汽与吉奥的这段姻缘起初还要追溯到2009年5月,彼时,为收购杭州依维柯公司股权,广汽高管的触角遍及到了杭州周边的汽车企业,并与吉奥高层有过一些接触。但据广汽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双方未谈及到收购的具体内容。直至今年4月,广汽与吉奥签订了的战略合作投资协议,对成立合资公司的出资方式、股权比例做出了具体约定,双方暧昧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

从考察市场中的初步接触,到首次“国民联姻”的合资公司,广汽与吉奥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尽管合作双方对于具体的谈判过程都保持了缄默,但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表示,从双方经营状况对比还是决策轨迹观察,此次合作应是吉奥率先向广汽伸出了橄榄枝。

曹鹤进一步解释称,吉奥发展的重心在微车领域,但微车几乎是汽车行业内利润最低的一个车型,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上汽通用五菱长安两大巨头垄断的格局后,伴随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的推出,东风一汽海马、华晨等也纷纷杀入了微车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微薄的利润,让吉奥的微车业务继续拓展的空间都不大。而对于广汽来说,按照“大广汽”的战略布局,其发展路线是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再到微车。目前,在公司商用车短板尚未弥补之时,颇显突兀的加入了一项并不优质的微车资产,虽然也符合公司扩大产能的愿望,但也足见广汽最终的决策是很偶然的。

接连购入“鸡肋”为扩产

先做大后做强后效待观

产销量,应是广汽最不愿提及的指标。因为国内排名第六的广汽,不仅长期以来销量远落后于国内前五大汽车制造厂商,且在今年一度有被奇瑞超越的趋势。但不能否认的是,依靠其利润丰厚的乘用车业务,广汽都是近年来业内经营效益最佳的企业。

对于大型车企,经营效益和产销量的重要性难分伯仲,虽然广汽对这一商业法则心知肚明,但源源不断的利润还是让广汽的舒服了几年。直至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