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并购吉奥 寄望“鸡肋”资产扩大产能(2)
2010年12月13日 10:13世华财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监管层态度的悄然变化下及各竞争对手纷纷扩大产能的背景下,广汽也开始了自己的并购扩产路。

此后,广汽通过牵手菲亚特、收购广汽长丰、兼并吉奥等动作,扩产的同时把触角不断向全国范围内延伸。不仅如此,广汽还抛出了自己的十二五规划,称将在2011年开始的五年内,通过结构性重组,实现销量和产量翻一番,即将销量提升至200万辆。

以此推算,广汽为自己提出的产能规划已高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其的希冀,但无论是一个月前广汽长丰被退市以成全广汽三菱合作,或日前广汽高调兼并吉奥,都让旁观者觉得广汽在为了扩产而扩产。

在此前广汽与三菱合作生产SUV的争论中,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张欣就表示,广汽已拥有了丰田本田、菲亚特三位合资方,在乘用产品线上并不缺乏车型.况且三菱的SUV车型虽然曾经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但相对于近年来成长势头大好的东风本田CRV、长城现代ix35[综述 图片 论坛]、途观[综述 图片 论坛]、广汽丰田汉兰达[综述 图片 论坛]等车型,三菱SUV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虽然三菱将SUV业务注入与广汽的合作,广汽也并未因此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而此次广汽并购吉奥的动作,再次上演了购入“鸡肋”资产的一幕。因为无论从微车市场还是吉奥自身的经营状况,拉吉奥入伙都意味着降低广汽整体的利润率。但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微车业务总好于重复的铺陈乘用车产业链。纳入了吉奥这颗棋子,并不能说不对,但对于商用车短板尚存、自主品牌堪忧的广汽来说,却着实不是其急需或最优的战略选择。

但对于什么是急需或最优的选择,广汽似乎也有自己的判断,公司高管表示,广汽吉奥将主要承载一个‘冲量’的功能,通过对吉奥汽车原有整车资产和业务进行整合,广汽吉奥将逐步形成50万台整车生产能力。

不难看出,产能,这个一直被广汽忽略的考量指标似乎已经被摆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行文至此,可以转入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车企究竟应该先做大再做强还是先做强再做大。

其实,无论先做强再做大或是先做大再做强都是正确的,需要衡量的是汽车市场正处于什么样的时机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虽然广汽接二连三的购入了颇为“鸡肋”的资产,但不能否认,在面临着行业洗牌、手握着153亿元现金流的情况下,广汽除了扩产也别无选择。

因而,虽然乘用车领域的利润在短期内注定会不断地被“鸡肋们”摊薄,并不能说明广汽走了一条错误的路线。但如果在2—3年后,并入的资产仍在拖累广汽既有的利润水平,而商用车板块依然不能见到起色,广汽所谓的“十二五规划”也就提前有了答案。

广汽一揽子计划待揭晓

并购华晨或成2011看点

虽然历经了一年的南征北战,但相对于200万辆产能的规划,广汽尚有一段长路要走。在完成了对吉奥的并购后,广汽的下一目标又会是谁?

对此,曹鹤表示,广汽收购吉奥为什么可以在广东省政府获批?背后的玄机可能在于,广汽向广东省政府提交了资产并购的一揽子方案,其中涉及一系列的意向性企业。而吉奥是排在这个一揽子方案中最末端的计划,但由于其最成熟,又符合广汽拓展微车领域收及布局全国市场是两个决策点,因而率先获得了批准。

对于广汽的下一个重组目标,曹鹤称,广汽重组华晨仍是2011年最有看点的车企并购大戏。虽然广汽董事长张房有日前“正在沈阳寻求并购的机会”的公开表态,招致了华晨集团坚决的否定。但以华晨旗下的金杯系弥补自己的商用车短板,对广汽来说一直是不小的诱惑。况且在2011年汽车行业整体下行、并购重组将加剧的情况下,是否走向被并购的命运也不能由华晨单方主宰。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