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限购令”致部分区县GDP下降(2)
2011年01月15日 04:49世华财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现在机动车一进辅路就速度骤降,与辅路沿线路侧停车太多、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有关。同时,她调研发现,本市很多司机任意在路口、小区出入口附近停车,既降低了其他车辆行驶速度,又影响其他司机视线,易发生事故。而对此,有关部门纠违力度显然不够。

同时,有些地区一些单位或个人随意施划车位收钱,却无人过问。例如她在望京一些路段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一些路段施划的车位,在有关部门的网站上根本查不到,有关部门不能随便施划停车位。

本报记者赵鹏

新闻分析

治堵经济账:收益远大于成本

去年12月23日,北京治堵新政正式发布,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治堵措施”的方案,采取摇号方式限制购车、并延续尾号限行措施。新政实行后,关于其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有专家表示,治堵新政短期内投入高于收入,但是长远来看一定是收益远大于成本。

拥堵成本人均335.6元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此前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每月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经济成本为335.6元,遥遥领先于广州、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居全国之首。

数据显示,道路畅通时,北京居民每天平均上下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为40分钟,若遇拥堵,则该时间会增长一半以上(约62.3分钟)。上述两个数据同样使北京在被调查的7个城市中“高居榜首”。

据零点相关负责人介绍,拥堵经济成本就是居民使用机动工具出行时,由于拥堵而损失时间的货币表达。具体计算方式为以各地居民的平均个人月均收入为基准,乘以由于拥堵而损失在路上的时间。

交通拥堵另有其他损失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认为,交通拥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仅包括可用货币衡量的拥堵成本,还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如额外燃油消耗、汽车损耗、交通事故以及身心的伤害等,这些主要由机动车使用者承担;后者也称为社会成本,指由全体居民承担的环境破坏,如噪音、空气污染等。

限购致部分区县GDP下降

汽车“限购令”实行20余天,丰台区汽车销售企业、销售市场等都受到影响。截至去年年底,丰台区规模以上的汽车销售企业有103家。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经过初步测算,约有50%的企业受到影响。汽车销售市场中,花乡旧车销售市场,去年的交易额达276亿元,此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2010年丰台区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55%、近400亿元来自于汽车消费,初步估计今年丰台区消费品零售额受到的影响可能在200亿元左右。经过丰台区测算,汽车“限购令”可能使丰台区的GDP下降1.5%左右,影响额可能在10亿元左右。

另据了解,“限购令”同样对顺义的汽车产业产生一定影响。2010年1至11月,顺义全区累计销售汽车69.7万辆,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905.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649亿元)的54.9%。据测算,北京汽车“限购令”将拉低顺义汽车销量增速2.71个百分点。

交通专家吴洪洋认为,限制购车简单来看,的确对北京的汽车产业有一定影响,年购车量的骤减,必然使得部分4S店因经营不善倒闭、员工失业现象增加。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提高购车门槛,降低小汽车增长速度,对整个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措施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能源、环境、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降低机动车增长速度,也能给轨道交通及公共交通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留出较大的时间和空间。

治堵收益远大于成本

对于北京治堵措施的总体成本和收益问题,交通专家吴洪洋认为,从短期来看,政府一项新措施的制定、出台到执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短期内未必马上见效。因为人们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对于拥堵的解决自然就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从北京市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这些举措能得到大力推广,并被老百姓接受采纳,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对于提高城市居民交通行为意识和缓解北京城市拥堵都有深远影响。

吴洪洋表示,北京治堵的各项措施,虽然短期内投入高于收入,但是长远来看一定是收益远大于成本的,北京的拥堵情况也一定能有所缓解。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特别策划:寻找中国人的信仰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