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沂星、广通客车这些企业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如何,就凭它们率先抓住了市场机遇,并且跨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门槛,就足够有吸引力了。现如今很多投资者也迫切地想要进来,但是横在面前的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体来自三方面:“首先是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民间资本和投资机构;其次是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电池、电机企业,这些企业掌握着新能源汽车某项核心技术;最后是电动自行车企业。”
生产资质现成为抢手货
目前,我国实行严格的汽车生产资质准入制度,想造车必须经过相关部委的层层审核,申请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很多,而事实上获批的却寥寥无几。因此,一些谋求进入者通过曲线造车的方式,收购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然后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获得“准生证”。在客车行业这种案例不在少数,沂星、广通客车就是鲜活的例子。
一位电池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计划与一家小型客车企业商谈收购的事项,却被对方回绝了,对方认为2亿元的收购价太低。等再过几年,它们觉得能卖几十亿元。”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小型客车企业变得如此牛气呢?原因就在于汽车生产资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每年10万辆左右的大、中型客车市场却拥挤着100多家生产企业。业内除了“一通三龙”的年销量超过万辆以外,多数企业在万辆以下,甚至在千辆以下徘徊。但是在地方主义的保护下,这些小型客车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依靠着地方的小市场,也不至于饿死,这样养活了大量的地方客车企业。
由于这些地方客车企业规模小、产值低,对于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者和零部件企业来说,这可谓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既不用花太大的成本,又可以分得市场的一杯羹。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论坛上,《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多次见到正在寻觅项目的投资机构和为“准生证”发愁的零部件企业。在供求关系的推动下,一向无人问津的地方客车企业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准生证”也变得“洛阳纸贵”。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就表示,要警惕借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谋取生产资质的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短时间内涌入大批生产企业,纷纷上马项目,各企业的水平又参差不齐,将可能导致行业的监管困难。”该官员表示。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eiqq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