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 中国重卡"走出去"
2010年08月24日 09:29中国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邵鹏飞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今年上半年的重卡市场一片火爆。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重卡产品的需求量直线飙升,使得国内主流重卡企业的产销量几乎都达到了100%到200%的同比增长,甚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遭遇了同一道难题:产能不足。

然而,与国内市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重卡产品的出口却依旧低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日前,国内知名卡车专家龚雨楠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重卡出口量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口市场仍然疲软低迷。“不过,中国的重卡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依然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以,要想做大,‘走出去’才是国内重卡车企在未来5-10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

出口低迷

今年上半年,国内重卡累计销售近59万辆,接近去年全年64万辆的总销量。不过,重卡的出口量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记者手中拿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重型货车出口13068辆,自卸车出口1676辆,牵引车出口7933辆,其他工程车、专用车和重卡底盘等的出口量则在几十辆到1000辆不等。

我国上半年汽车产品总出口量(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为750393辆,同比增长55.86%,而商用车的出口量为133923辆,同比增长25.5%。“从出口量来讲,虽然达到了25%的同比增幅,但是考虑到去年非常小的市场基数,不难看出,目前的出口市场仍然十分有限。”龚雨楠分析道。

按照常理推论,重卡产品的出口同比增幅应该高于汽车总出口量的增幅,但目前的形势却恰恰相反,这就表明,国际市场的复苏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市场仍处在一个疲软的状态,从而影响了我国重卡产品进一步“走出去”。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我国重卡在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上同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国际重卡巨头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重卡产品长期以来难以打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目前的出口仍然局限于中东、北非等传统市场,拉美地区略有开拓。可以说,目前的这种出口态势,非常不利于我国自主品牌重卡走向国际,打造国际品牌。

优势明显

“虽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国的重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很有优势。”龚雨楠认为,不同于国内的乘用车市场,我国自主品牌重卡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对进口重卡产生替代作用。“在出口领域,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是跨国巨头所不具备的。”

另外,随着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的适度调整和市场需求的稳步攀升,为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重卡企业通过过去2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历程,在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产品品质正逐步接近进口重卡。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报道:

皖江首辆重卡10月下线 年底将量产

涉水重卡 奇瑞大举进军商用车

福田上半年增长29.4% 怀柔新建重卡工厂

新购德龙重卡12辆中9辆存刹车隐患 车主维权无果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邵鹏飞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