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 中国重卡"走出去"(2)
2010年08月24日 09:29中国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邵鹏飞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例如,在排放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从几年前的国Ⅲ,到正在推行的国Ⅳ,排放要求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提高了我国重卡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价格优势也是自主重卡的一大显著优势。龚雨楠告诉记者,我国出口的商用车平均价格在3.6万美元左右,货车类产品的平均价格在1.3万美元,牵引车的出口价格在3.8万美元。而国外的产品则价格很高,其双桥的牵引车价格在80万元人民币,约合11.7万~12万美元。二者一比较,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革除软肋

龚雨楠表示,基于以上优势,目前不发达国家对中国重卡产品的持续性需求非常旺盛,中国重卡产品的替代作用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的、斯堪尼亚、沃尔沃等重卡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这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而言无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

然而,要想在未来10年内在出口上取得突破,中国重卡企业还需要革除一系列业已存在的弊端,否则突破无从谈起。

龚雨楠认为,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一直以来,我国重卡企业在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存在着无序的恶性竞争。这不仅有碍于我国重卡产品的良性出口,更有损中国重卡产品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对于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和自主车企进行深入探讨。

另外,售后服务的落后也是制约重卡出口的软肋。虽然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建立和完善其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国内重卡企业还在延续过去的“买断式服务”,只注重卖车,而不注重为国外车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第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国内车企在出口方面仍在纯粹地做市场,而不是像国外重卡巨头一样做品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运输解决方案。“应该说,我们要继续学习国外车企的新技术,这个技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产品的新技术,二是在服务上的新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这对于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很大帮助。”

瞻望未来10年,龚雨楠对中国自主品牌重卡走向世界十分看好。不过,他反复强调,我们不能简单地只看重自身的优势,而忽视对自身软肋的变革,否则将会“治标不治本”。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报道:

皖江首辆重卡10月下线 年底将量产

涉水重卡 奇瑞大举进军商用车

福田上半年增长29.4% 怀柔新建重卡工厂

新购德龙重卡12辆中9辆存刹车隐患 车主维权无果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邵鹏飞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