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受制于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并未出现预期的井喷,来自政府的订单几乎成了左右行业发展的主要需求点。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与下游并不景气的需求相比,上游的供给却还在不断累积。在一位券商分析人士看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凯客车推出大规模量产计划无异于一场豪赌。
增发面临压力
安凯客车内部人士透露,安凯客车的部分新能源整车生产正是借用于传统的非新能源客车生产线。
而据盛夏介绍,安凯客车自己的核心动力总成等关键性技术“目前仍在研发当中”。
“对原先的普通客车制造平台改造成新能源客车制造平台并不需要很大规模的投资,也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安凯在新能源客车制造上具有很强的核心优势。”一位券商分析师在其研究报告中也并不讳言。
正因为如此,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后,一线客车生产企业也继二线车企之后纷纷杀入新能源客车领域。
今年8月28日,北汽福田与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北汽福田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迈出重要一步。
而在此之前,北汽福田已累计销售混合动力客车1250辆,纯电动客车220辆,欧马可纯电动环卫车24辆。
近期长安客车也宣布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研发新能源客车。中通客车(000957.SZ)申报建设的2万辆新能源客车及节能型客车生产基地项目也已经获批并即将开工建设。
此外,宇通客车(600066.SH)和金龙汽车(600686.SH)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曙光股份(600303.SH)等车企也已经逐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
至此,几乎大部分客车制造企业都已投身新能源领域,据相关分析师测算,大多数新能源客车的毛利率开始接近传统客车的毛利率。“蓝海”似乎一夜之间又变成了“红海”。
以安凯客车为例,公司今年来的新能源客车业务并未对整体业绩形成影响,公司2010年中期业绩尽管已经取得550%的增长,但0.087元的每股收益让公司在同类公司中几乎是垫底梯队。
尽管笼罩在新能源耀眼的概念之下,但并不令人满意的盈利能力,加上不容乐观的发展前景,还是让安凯客车逐渐远离机构投资者的视野。今年一季度曾扎堆进入安凯客车的机构们目前也难觅踪影。
安凯客车本次增发将要面向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但机构对于安凯客车的冷淡开始让人为公司接下来的增发捏一把汗。
当提及机构的冷漠态度,盛夏却并不担忧,她告诉记者“定向增发对象要等到批文下来以后我们才能进一步确定,目前还没有什么想法,但一个好的项目总是不会缺少投资者的。”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郑世凤
编辑:
leiqq |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1.gif)
商讯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2.gif)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1.gif)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2.gif)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1.gif)
![](http://img.ifeng.com/tres/pub_res/image/singlepage_v3/end_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