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整车合资企业开始逐渐兴起“自主”潮流。与此同时,新进入者的不断涌入,促使中国本土乘用车品牌的竞争格局正在向多样性模式转变。
作为中国本土最具代表性的,以奇瑞、比亚迪以及吉利等为主的传统自主品牌正在遭受包括以上汽“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等为代表的“集团下属自主品牌”(下称“集团自主品牌”)和最近刚相继发布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以及更早之前推出的广汽本田“理念”等被视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下称“合资自主品牌”)的双重围剿。
传统自主品牌阵营的企业中,除了奇瑞、华晨等少数国有企业之外,多数为民营企业,如完成对沃尔沃100%吞并的吉利汽车,靠电池起家后在汽车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比亚迪汽车,此外长城汽车、力帆汽车等等,均为民营资本控股的整车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在近十年左右涉足汽车产业,但由于其技术及品牌有着相对“纯粹性”和“独立性”,因此一直被赋予最多的自主内涵。
不过,在中国政府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之下,上汽、一汽以及东风等汽车集团通过并购海外资产的知识产权和平台技术,或倚仗合资伙伴的技术辅助,在近两年纷纷推出各自下属的集团自主品牌,相关合资企业也效仿并试水自主品牌市场,传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因此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挤压。
在合资企业将产品定位不断向传统自主品牌现阶段赖以生存的低端市场下探时,再推旗下自主品牌,是否会对传统自主品牌阵营产生毁灭性打击?对于这一担忧,根据中国本土专业汽车资讯提供商盖世汽车网的一项业界调查结果显示,似乎并不足虑。
在参与盖世汽车网主题为“预言自主竞争格局”线上调查(时间为9月19日~9月26日)的2132位投票者中,有51%的人士认为传统自主品牌将成为未来中国市场最为主流的自主品牌存在形式。相比之下,合资自主品牌仅得到了13%投票者的认可,集团自主品牌的支持率则介于两者之间,为25%。
由于盖世汽车网的读者群主要集中于汽车产业相关领域从业人员,且70%左右来自中国本土整车企业以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因此通过这一组调查数据,我们大体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业界对于发展自主品牌所持的主要立场。
其实,自“自主品牌”这一概念于本世纪初在中国市场被提出来之后,尽管也被政府写入政策文件,但如何界定并未有完全清晰明了的规定,业界争论也一直未止。
从一般意义上讲,“自主品牌”主要是指由中国本土企业实行自主开发,并且对品牌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对商标拥有专用权。不过,更多的观点认为,除了企业在中国注册成立,对商标拥有专用权外,更须掌握核心的自主研发技术,对品牌发展具备有效的延续能力,并能主导品牌未来的发展走向,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在这一点上,合资企业推出的自主品牌,尽管企业自身掌控着一定的话语权,但由于核心技术仍是外方所有,因此中方很难有对品牌发展持有完全的主导权。
事实上,在经过近十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之后,一些在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自主车企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小排量的低端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并竭力往中高端市场谋求突破。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jiazhe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