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总裁张宝林:中国的汽车还不够多
2010年10月23日 12:01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汽车讯 10月2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校园举办“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在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做了发言,内容如下:

Pedro Nueno:接下来的发言人是张宝林先生,也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汽车产业管理者。目前他的职位是长安汽车的总裁,过去15年时间里,一直在长安公司工作,也获得了主要的奖励和荣誉。包括四川省优秀团干、现在他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和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有请张先生发言。

张宝林:中欧的领导、媒体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围绕会议的主题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汽车禹城市的和谐发展。我发言的题目是《大力发展汽车产业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说。

一是从京藏大堵车来说。今年我国的京藏高速公路,三天一小堵,五天一大堵,这个现象引发了社会、媒体和各界对汽车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因为中国的汽车还不够多,太少了。首先,京藏大堵车折射出中国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塔尖效益的影响下,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本能的向往,纷纷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城市的塔顶效应,使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机遇、更快的发展加速向这些大城市集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依据哲学的观点,凡事皆有度,当大城市的塔顶效应进一步突出,必将拉开城乡间的差距,强化城乡二元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堵车仅仅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表象罢了。同时我们和发达国家对标,2009年全球平均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40辆,欧洲和日本是600辆,美国和澳大利亚是800辆,中国仅为48辆。我们不禁感觉疑惑,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汽车更多,道路交通、自然环境都比我们好呢?我认为除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管理理论、公民的文明素质外,其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通过汽车工业的发展全面的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不简单的是修建高楼大厦,发展工矿企业,而是真正的消除了城乡差别,让城市拥有乡村的自然美景,让乡村拥有城市的现代文明。举个例子,出过国的朋友都知道,发达国家的某个乡村小镇,人们可以一边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边可以享受现代文明的便捷,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基础上。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汽车还不够多,而是太少了。因此要实现城市和谐发展,就应该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第二,解决之道。发展中的问题也只能用发展解决。汽车产业的发展,除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外,还具备许多化短为长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汽车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以2009年分析,汽车产业链在中国的总产值超过10亿元,GDP占比接近8%,上交利税近1万亿,实现销售4.2万亿。二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要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将中国人的吃、穿、住行等民生问题的改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便利出行需求,是大力发展汽车业的应有之要意。三是推动大型城市向城镇化的转变,大力普及汽车不仅符合国情,而且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有利于环节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四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历史经验表明,汽车既是农村经济搞好搞活的工具,也是传播先进理念和文化的载体。某种程度上,汽车下乡就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标志。

大力发展汽车业有利于解决交通、能源、环保等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加速中小型卫星现代化城市模式的进程,对标欧美特大型城市压力的有效分流,关键在周边中小型卫星城市发展跟进。二是汽车和社会相互适应,和谐发展,有利于城市规划加速向科学规范合理方面不断演变。三是汽车文明的发展方向,必将是安全时尚、节能环保,无论是传统领域的升级还是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无论是小车文化的兴起,还是文明驾乘的普及,汽车更高层次的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最后,我认为汽车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是一个伪命题,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机遇,我们应该积极的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汽车和城市、和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谢谢。

相关专题:

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相关报道:

对话长安总裁张宝林:未来十年产销争取700万

长安汽车:重大并购重组后寻找定位

长安投资115亿在京建乘用车项目生产基地

长安三季度盈利不乐观 资金压力或成困扰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eiqq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