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海:车船税应该制度透明 公车除外原因何在
2010年11月02日 18:48荆楚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先前的房产税硝烟还在弥漫,人大又开始酝酿出台征车船税,这时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要征车船税?哪些人会被征税?征税的标准又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可关注这一消息的朋友都知道,草案起草者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不仅经不起推敲,反而让我们看到车船税其实就是官方为从公众口袋中掏钱的幌子。

比如,财政部税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车船税是财产税,立法一方面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一方面也是引导汽车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11月1日红网)这一说辞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首先,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根本不在剥夺有钱人的合法权益,而在于低收入者的增收,为低收入者去征收车船税,这一说法够荒谬;更重要的在于车船税证收标准的不合理,比如按照排量收费,30万和上百万的车排量相同,收同样的税,这已经与调节收入差距毫无半点关联,反而加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

其次,引导汽车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非常远大,可这和车船税又无半点关系。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近几年国家都在想法设法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如今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国,若产业不合理也是官方主导造成的,这种代价为何让公众承担?而且随着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车辆,以前是奢侈品,但现在并不见得有多华贵,除非那些价格高的离谱的贵族车,一般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

与之相比,政府部门反而是豪华车、大排量车的主要消费者,而且公车的使用率绝对比私家车高很多。既然引导汽车消费,为何不从政府部门的豪华车开始?为何不减少公车的使用频率?为何不减少政府部门对车辆的采购量?要是这样做了,相信中国的汽车消费为合理很多,节能减排也会十分有效,节省的钱对产业结构调整也有益处。但,令人失望的是,草案不仅没有就公车的使用给予限制,甚至车船税的征收也将警车公车军车排除在外。

今天收这个费,明天收那个费,一提到调节,官方首先想到的是收费。为了收钱,给各种收费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衣,并且御用专家也会适时提出收费的好处,找出各种“证据”证明收费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对收费,官方的积极性绝对高,恨不能把收费吹出花来。但收钱的时候,交钱的一方和收钱的一方从未发生过变化——公众永远是交钱的一方,而官方只负责收钱,却从没见过交钱的。

比如前段时间,有专家提出用经济手段治堵,认为北京的堵车是因为私家车的用车成本太低,专家举例说免费停车位太多,造成了车主肆无忌惮的用车——真是混蛋逻辑,免费停车位大多的机关单位里,但这些单位可能交钱吗?然而这种混蛋逻辑却依然出现在车船税的征收里,草案中规定警车公车军车免税。这些车凭什么免税?难道真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既然公车中的豪华车、大排量车数量巨大,免税不是太不合理了吗?

其实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为何公车警车军车会免税。首先征收车船税本来就不是为了调节财富分配不均,也不是为了引导汽车消费,而是官方想从公众的手中再掏一笔钱,以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谁会和钱过不去,政府也一样。但如果公车也纳税,就等于政府要额外付出一笔,而这笔支出有可能比收上来的还多,不管政府独自出钱还是依靠税收支付,都不划算。政府绝对不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但这也让公众无法理解车船税为何如此钟爱公车而对其免税,这种爱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

所以政府想征税的同时,是否也该想一下如何做好透明制度,起码让公众知晓一番为何公车排除在外。

相关专题:

车船税改革

相关报道:

近八成网友呼吁:车船税征收应和燃油税挂钩

梁发芾:从车船税之争看税收法定的必要

油价上涨车船税调整 难挡年底购车热潮

车船税分档促车市分化 新税法增加车主负担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戈海 编辑: leiqq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