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讯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3-5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凤凰网汽车作为此次论坛独家新媒体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凤凰网汽车频道对话北汽总经理汪大总先生的内容。
北汽总经理汪大总先生
主持人:各位凤凰网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欢迎大家收看由凤凰网汽车和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联合举办的高端访谈栏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北汽总经理汪大总先生。汪总请跟凤凰网网友打声招呼。
汪大总:凤凰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北汽在近期动作频频,做了包括并购和马上要成立股份公司等一系列动作。通过这些,包括马上要上市这个事情,您觉得目前发展到这个阶段整体上进程怎么样?
汪大总:我们对北汽最近两年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的。管理层、我们的员工、包括我们的董事会都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徐董事长年初的时候代表董事会总结了五个最:“最近两年北汽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去年增长230%多,今年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自主品牌发展最快、我们的员工情绪也是有史以来最好、发展氛围包括业内、业外的支持,包括北京市各方面的支持也是从来没有这么好”。所以我们对北汽的发展还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还是要进一步加快速度,继续做大,继续做强。
主持人:现在上市进程顺利吗?
汪大总:应该还是顺利的。首先第一步达到了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北汽股份,这是今年重点工作。这项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以前我们没有披露太多,因为我们的伙伴里有的是上市公司,要遵循上市公司的规律,他们首先要向股东披露。最近首钢股份已经披露了,他们13号会开一个股东大会,希望他们的股东也会对这个表示支持。所以还是按照这个流程走,我们还是很乐观的,我们认为进展还是很顺利的。
主持人:前不久的时候我们特别把Logo进行了改变,Logo的变化对北汽发展有什么战略性的意义吗?
汪大总:有。北汽现在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一个是自主品牌乘用车,过去这块一直是我们的短板,但不久会全面的走向市场。同时通过这两年的集团化建设,把方方面面的板块理的比较顺了,同时要成立股份公司。我们也借这个机会把我们的品牌体系理顺一些,包括企业的品牌、产品的品牌、子品牌都理顺一下,这具有长远的意义。同时也展现我们“新北汽、新未来”的理念。
主持人:自主品牌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第一款自主品牌乘用车预计什么时候下线?
汪大总:年底下线。
主持人: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汪大总:经济型的轿车。
主持人:A级?
汪大总:更小一点。
主持人:为什么我们是从下开始切入的呢?
汪大总:看每个公司的机遇。我们还是想迅速的推向市场,我们的中高端去年并购了萨博的一些核心资产。我们以这个作为中高端轿车的基础,这是去年12月底完成的。把这个轿车推向市场需要一段时间。
主持人:所以大家比较诧异为什么没有推出中高端的乘用车?
汪大总:我们一步步推,我们规划了九个平台,包括A0级的,中高端的越野车都包括了,一步步推,前后顺序并不是那么重要,时间也不会相隔太久,我们预计5年内推出21款车。
主持人:现在越野车有什么动作?
汪大总:越野车是北汽历史看家车,我们是越野起家,我们为我们的“子弟兵”一直提供着装备。我们新的二代军车去年在国庆阅兵上也亮相了,所以我们现在考虑这个车的民用版。同时在车展上我们也展出了两三款新一代的越野车。
主持人:也是5年21款车之中?
汪大总:对。
主持人:权重是什么样的?比如小型、中高端或者越野车?
汪大总:现在让我马上说可能还说不上来,这么说吧“越野车是我们的本,我们规划了两个平台轻型和重型”,中高端规划三到四个平台。
主持人:这次论坛上谈到了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就是跟新能源直接相关的,也是整个产业升级的一部分。新能源战略北汽有自己的电动车一直在推,关于电动车这块您怎么看?
汪大总:我讲三个关键词,我个人观点:第一是“有它的必然性”,汽车发展今天论坛上谈的很多,很快,十年之内可能达到4000万辆。
主持人:您相信十年之内发展到4000万辆吗?
汪大总:我相信。这样确实对能源、环境有一些压力,作为负责任的汽车人我们也要主动的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长期战略有它的必然性。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考虑它有一定的长期性”,万书记进到电动车有三大挑战,一个是电池的价格,第二是电池的性能,第三个是整体的支持结构、充电站。确实有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有一些时日的希望它明年变为主流不可能。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可能性”,80年代通用车就推出过电动车,这不是什么新鲜事,那时候没有一定的可行性,现在三大挑战都看到曙光了,有一定的可行性了。
主持人:现在电动车整个行业标准非常复杂,没有哪个国家有一个电动车的标准出来。其实很多问题因为没有标准型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包括量产、包括辅助的这些设施。
汪大总:这方面的工作大家也都在做,今后还要去加强。北京最近也推出了五款标准,为了北京市尽快推出电车产品。国内各个行业协会也在牵头做。我最近看到有30几个标准出来,万部长也提出来科技部跟美国标准协会正在合作。
主持人:北美市场在此前一直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从来没有到过2000万量的规模,您为什么对我们中国4000万辆有这么高的期望值呢?
汪大总:你认为4000万辆规模很高,其实我们只要年增长十年每年11.3%就能达到。过去十年每年平均增长23.3%。另外汽车工业GDP和国内宏观GDP总是它的两倍。如果你相信今后十年中国的GDP能够保持8%的话那么汽车工业发展达到11%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们的车虽然很多,但是千人保有量还属于世界平均线以下很多的,现在千人不到50辆车,是5%,美国是87%,所以我们增长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现在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增长的主力军了,所以对此我还是乐观的。我们对中国市场估计总是偏保守了,不光是我,所有数据历史上看都估计偏低了。95年的时候我是跨国公司驻华的总经理,当时中国车大概是100万辆,我们预测到2010年的时候我预测500万辆,当时想15年增5倍也不少了,现在2010年到了,我们少预估了300%,所以4000万辆我认为完全是可能的。
主持人:大家担心4000万辆的时候跟环境、能源相应配套设施是否能跟上车市的发展?4000万辆不是购买力的问题是配套的问题?
汪大总:这就是要我们要解决的,新能源电车是一方面的努力。
主持人:您认为十年内电动车能达到量产吗?
汪大总:量产应该是可以达到吧。10%左右应该是有可能的。再一个我们的管理体制上、交通、管理上也还是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大家觉得北京很堵,实际上北京车450万辆,东京750万辆,纽约更多了,东京、纽约交通问题没有我们这么严重。所以这里还是可以有改进的地方。
主持人:回到北汽上来,北汽去年开始有一系列的并购,接下来还有没有?
汪大总:去年我们在这儿的时候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是告诉你还没有完,当时也提到了我们把外延式的发展作为我们做大做强重要的工具,重要手段,这点我们坚信不移。
我们不是为了并购而并购,第二点我们要考虑到双赢。我们一直考虑和积极的探索,包括国内、国外只要双赢就在探索,这个目前在进行,未来会继续进行,有好消息会及时通报大家。
汪大总:是双赢的我们就探索。
主持人: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北汽随着国资委的兼并重组规划出来,很关注北汽和长安、广汽在这个层面上的竞争。您认为北汽的最大优势是什么,跟这几家比?
汪大总:北汽的优势还是很多的。从产品方面看我们有最宽泛的产品线,我们的自主品牌比例如果把商用车加在内超过15%以上,从重卡到轻卡越野车到轿车、高档、低档都有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另外我们地处北京,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和吸引人才方面都有优势。北汽是比较老的公司之一,底蕴比较厚,我们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一个优势。再一个最近我们吸引了很多人才,两年之内我们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吸引人才大概2400人以上,我们已经初步打造一只国际化团队。去年我们光引进像我这样的具有多年国外经验的就有25个。
主持人:是您拉过来的吗?
汪大总:是北汽的发展吸引了大家,北汽更加国际化了。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自主品牌乘用车就是不足,我们现在在加力追赶,马上会有变化。过去我们的融资手段不足,过去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现在我们打造北汽股份公司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刚刚提到2020年达到4000万辆,长安开始讲他们说到2020年是500万辆的规模,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划?或者您认为做大重要还是做强更重要?
汪大总:第一,我们目前正在制订“十二五”规划,就是到2015年,正在进行当中,做完了再向你们通报。
至于做大做强,我们最近提出了第一个是“规模北汽”,汽车行业规模效应特别明显,也可以说是做大。
第二个是“实力北汽”,不能光大,光大没有用,一定要自己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是“世界北汽”,汽车行业一定要走国际化道路。
我最近到印度去了一趟,跟同行交流,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比我们落后,但是很多企业确实做的不错。我们是开一个座谈会,他们最近两年也发展很快,比如塔塔(音)把双龙买了,他们也在走国际化道路。汽车行业走国际化道路我认为是行业的必然,所以我们也提出来了北汽要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道路,所以我们叫世界北汽。
最后一个是“和谐北汽”,我们不光做大做强,也要和谐。
主持人:规划包括兼并重组,包括出口,中国汽车能不能走出去,这方面北汽有没有详细的规划?
汪大总:国际上的朋友在印度也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汽车工业什么时候走出去?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走不走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走的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随时可以吗?
汪大总:不是随时可以,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能仓促出去。现在我们主要精力还是国内市场。为什么?国内市场今年1-8月份增长接近80%,世界汽车增长也就是2%到3%,所以我们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市场。
北京商用车做的比较靠前,我们也提出了5+3+1,5个国家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我们正在研究走出去的情况。
主持人:哪5个国家?
汪大总:印度、俄罗斯、巴西、泰国、墨西哥。
主持人:您指的走出去是车出去还是我们有这样的规划?
汪大总:不是简单做贸易了,汽车走出去服务要跟上,配套要跟上,长远来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赢家在那儿卖车,在哪儿做。比如有些外资企业不也在中国建厂,搞的好的都是在中国建厂的企业,这个我们都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
主持人:您提到五个国家包括您去的印度都是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国家,中国也面临这个问题就是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可能我们会逐渐丧失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包括汽车。您觉得这个问题会对我们整个汽车行业有一个大的冲击吗?
汪大总:我认为两方面看。一方面我们作为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要确实保证结构成本,固定成本不要增加的太快。世界上一些企业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上不堪一击呢,就是固定成本太高了。一部车每年要花6、7百亿美金,这就成本太高了,怎么造成的呢?就是逐年累月增加的,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历史为鉴,高度注意这个问题。
第二个,中国制造业还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短期内基本状况不会改变。最近印度同行我在那儿告诉我,他们做了一个研究把中国制造业和印度制造业做了一个对比,他们认为中国制造业至少有25%的优势。
主持人:是哪类优势呢?
汪大总:综合优势,包括成本、人才、质量。这是他们的结论,怎么做的我不知道。这是跟印度来比的。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汪总,请继续关注凤凰网汽车来自渤海湾的报道,谢谢!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eiqq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