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是导火索
石油公司涨价也不是想涨就涨,上述人士就表示,虽然两大石油公司具有绝对的市场控制力,但批发价上涨的直接导火索还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预期”,而近期美元的增发贬值则是造成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回顾近2个月的国际油价变化可以发现,11月中旬国际油价与国内柴油批发价均达到了2个月来的高点。虽然2个月来国际油价未呈现直线上升,但已累计上涨了12.79%。9月份国际油价还在80美元以下徘徊,10月份国际油价则在80-85美元区间波动,11月中旬国际油价已逼近90美元创下2年来新高。2个月来,国内的柴油批发价也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并在11月中旬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直到最近2周才出现下滑趋势。
对策
增加储备实现“淡储旺销”
柴油紧张最简单的原因莫过于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需求大量增加而柴油供应跟不上。为了应对油荒,两大石油公司也频出新招,例如将原油日加工量调高至历史最高水平,鼓励炼厂多生产柴油,并积极加大柴油进口量。
但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管柴油需求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绝对供应主力,两大石油公司应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河北省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齐放表示,当前“柴油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大石油公司垄断国内石油市场。
据了解,目前两大央企石油公司在国内石油行业的上游控制着47%的石油资源开采权,在中游控制着炼油企业的生产加工权(包括国内地方炼油厂),对外,掌握控制着53%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市场主体单一,石油资源在市场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
“两大石油公司以计划经济模式维持市场运行,生产与市场脱节,计划跟不上市场变化,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齐放表示。
在“计划”赶不上“变化”背后也凸现出国内成品油储备体系的不健全。与原油战略储备相比,成品油储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储存能力相对较小。2009年5月在《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我国才首次提出国家成品油储备战略,并提出目标2010年储备能力将达到600万吨。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储备仍处于两大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阶段,且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家祥也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储备非常脆弱,做不到淡储旺销,成品油战略储备进展缓慢。
不少业内人士则建议,政府可以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管理机构来管理运营成品油储备,并委托专业机构运作,在油价低时买进,放在库里,在油紧缺价高时抛出以平抑市场需求。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