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手暗战车业市场
2010年07月02日 14:59《中国商人.汽车人》 】 【打印共有评论0

既是汽车江湖,必有门派之分。

自车业在中国萌生,就师承政府力量。从当初的中央垄断,到如今各地力量牵扯,政府的影子,无论是明显,还是隐约,都成为中国车业短期内无法规避的历史产物。

地方GDP、地方税收、地方就业??仅此三大因素,足以决定地方政府会成为汽车产业的拥趸,毕竟,这与中国绩效考核体制密切挂钩。而与此同时,只要是在中国落地的车企,土地、征税乃至银行信贷??都在期待当地政府能给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某种程度上,颇具诱惑力的汽车产业,使得不同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更像一场自身资源的大比拼。

相比中国其他领域,即使汽车已成长为充分竞争产业,但车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因素和现行国情体制,则更显微妙。

“回过头去看历史,汽车本身就是国有的,与政策体制密切相关,全国只要有条件做汽车的省市,都将汽车产业视为支柱产业。从几次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政策中就能看出来。当然,现在政府在汽车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比当年理性得多。”民族证券高级分析师曹鹤对《汽车人》这样说。

显然,这是一个长期存在而被热议的命题。只不过,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容量与新一轮的政策导向,将这个命题再一次的强化,论据有三:

其一,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以1300万辆的产销取代美国,销售增幅高达46.2%,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按照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的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增幅将在20%,预计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销售冠军。而为了追赶这样的速度,不至于在市场潜力释放之时丧失良机,无论国有、外企、合资还是民营,扩产建厂,全国布点,成为所有车企的迫切希望。

其二,按照之前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汽车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而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销量突破百万辆的汽车集团仅5家,即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北汽集团。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销不足万辆,这意味着它们将有意角逐“最具竞争力的汽车集团”。谁都不愿意成为消失的对象,而有消息称,当兼并重组细则出台之后,原则上将不再核准新建整车项目,如果必须增设新厂,须以兼并重组一家汽车企业为前提。那么在尚未有此限制条件之前,大企业扩产为争未来主流,小企业扩产则为壮大声势,降低被兼并的可能性。

其三,中央房产新政的实施,加之银行收缩房贷的调整,对地方经济有着强劲拉动作用的房地产业,出现一定疲软,各地政府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保证GDP增长。而汽车产业本就是“香饽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汽车工业是1:10的产业,即汽车工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国家工信部的产能过剩名录中,钢铁、水泥、船舶、玻璃、多晶硅等赫然在目,惟有汽车行业产销两旺。

在各地政府纷纷开出的优惠条件中,大大小小汽车厂商的扩产项目,俨然成为了被争抢的对象,再加之新能源热潮掀起了新一轮的掘金热,几乎是每个省市都喊出了“打造百万规模汽车产业园”的高调口号。且不说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传统汽车基地,即是是那些先天制造条件并不具备或者并非优越的非主流城市,对汽车工业进驻当地的渴求也非常强烈,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甘肃兰州??实在让人有点瞠目。

各大车企的扩产行为,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比如,合资车企中的东风本田第二工厂、东风日产第二工厂、北京现代第三工厂、一汽-大众南方新厂等,自主车企中的海马郑州基地、长城天津基地、江淮山东基地,吉利兰州基地、奇瑞(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鄂尔多斯、河南开封建厂等。

车企有需,政府有意,由此构筑的政治经济同盟体,在当下环境中显得再“和谐”不过。中国汽车工业的区域特征正在弱化,从传统的工业基地向新兴的汽车产业园延伸,中西部地区的汽车消费旺势正在快速形成,而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优势也正在被赶超。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迄今最为热闹的投资热,在各方政府力量的角逐下,拉开了大幕。范围之广、热度之高、速度之快,在肯定中央调控以及市场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业内人士的茫然以及不安。

“现在没法说地方政府这种积极态度是好还是不好,很难明确,为什么让别人干,自己就不能干?毕竟市场有这么大。”曹鹤说。

“不具备汽车优势的旅游城市杭州,对汽车行业规划也相当重视,就体现出地方政府对汽车业的某种心理。”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在一次信息交流会上对地方大举介入汽车业则表示出些许担忧。

“基本上企业都会按照战略计划进行布局向前走,建厂不是闹着玩的。但是不排除某些企业借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有不纯正的心思,谋取短期利益。”新华信汽车营销战略总监金永生如此直言。

必须清楚认识到,资源雄厚的地区必然追求更多地利用本地资源,避免资金外流,而资源不足的地区必然追求更多的资金流入。那么,集体冲动的结果,很可能是投资膨胀。部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产能布局,也很有可能酿成汽车产能全局过剩风险。而在这种冲动中,形象工程和圈地运动并非不存在。

强势品牌与弱势品牌,主流城市与非主流城市,做大主业与跑马圈地,这成为当前汽车投资热潮的交错因素。市场再次将政府力量推向了台前,而这注定是一场理性与浮躁共存的车业暗战。

来源《汽车人》杂志记者 陈瑶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