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汽车工业 三大因素困扰汽车标准制定
2010年07月26日 14:21中国汽车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汽车强国也应是标准强国。站在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起点,我国汽车行业标准法规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前不久,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富昌在一次论坛上指出,汽车标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如何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通过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标准的制定、实施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注重实际效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依托单位,负责我国汽车标准化及标准技术法规的归口管理工作以及国际标准法规的国内归口和全球协调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篇对该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卫的专访,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促进汽车标准更好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标准对汽车工业意味着什么?20多年来,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情况大致是个什么样?中国的汽车标准制定者在国际汽车标准界有多大的话语权?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据吴卫介绍,法规既有技术性的,也有非技术性的。技术性法规多数来源于标准,只不过这些标准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被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通常,国内汽车界所说的标准法规,狭义上指的是那些有约束力的技术标准。

纯粹的技术标准是行业达成的技术共识,它是行业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凝结而成的经验结晶和在实践过程获得的知识精华。对于行业和企业标准的区别,吴卫打了两个比方。行业标准是行业中的公共知识和公认的规范,相当于“课本”,它不同于每个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企业标准)。“课本”是共识,能给企业带来好处,所以企业会自觉遵循其中的规定。

由于经济体制和发展历史不同,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工作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也就是说,虽然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并不完全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府主导下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产品类标准较多(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试验规范较多);二是我国汽车标准体系的政府色彩最鲜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建设工作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进步很快,对外开放度、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都在逐步提高。

2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市场。我国汽车标准法规每一个大的变动,都会引起国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立起比较齐全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其中,强制性标准建设步伐最快;标准法规的数量、体系结构和水平等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12 上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秦淑文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