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打破外资技术垄断
2010年07月27日 15:28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来,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活动频繁。7月13日从美国传来消息,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通用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协议正式签定。7月15日从宁波传来消息,宁波华翔集团旗下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公司签下收购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真木件制造中心协议,收购涉及资金超过1500万英镑。据了解,这是华翔集团进行的第二次英国并购,3年前他们出资340万英镑收购了有85年历史的英国劳伦斯公司股权。此前,还有京西重工收购美国德尔福制动和悬架业务、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万向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向轴业务等一系列海外收购活动。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通过海外收购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打破外资企业掌控关键技术和市场局面的战略越来越明显。

关键技术仍被外资企业掌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车销量不断扩大,零部件产业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国际零部件业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

外资或合资企业不仅掌握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还垄断了为整车厂,特别是合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的市场。新华信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合资整车企业中,美系车100%采购外资、合资企业的零部件;德系和日系车企88.9%和89.5%的零部件采购自外资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52.8%的零部件采购于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

与此同时,外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打造的从产品开发到生产、从人员培训到销售全过程的体系也已成型,并开始按有效分工和布局整合其在中国投资的企业。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大幅下降,新兴市场则成为他们的希望。今年7月12日,德国科德宝集团中国区代表兼科德宝特种化工公司总裁文汉德在北京表示,中国是科德宝取得成功的基石,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市场为该集团的销售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继续向这一重要市场进行投资。

在同样的认识下,近来,采埃孚、科德宝、大陆集团、博世、德尔福、伟世通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在中国新建独资或合资工厂。

今年3月,德国大陆集团旗下的康迪泰克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的新厂落户常熟,生产包括汽车胶管及管路系统、商用车空气弹簧及汽车发动机悬置部件。6月,伟世通在长春的合资企业开始扩建汽车空调产品线和汽车全铝装配式散热器生产线。7月4日,大陆集团在合肥的新轮胎企业开工。科德宝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威伯科烟台减振器工厂今年下半年也将正式投产运营,主要生产汽车空气弹簧,以后还将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等。

12 上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建文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