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从理念引导加快过渡到具体实践
2010年08月20日 11:16中国工业报社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家观点撷英

8月12日,与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奠基典礼同时举行的,还有一场众多专家出席并演讲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联孚集团、中国汽车报社新媒体中心承办。

论坛上,围绕着“迎接低碳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主题,专家们就汽车行业如何在认清发展新能源与节能汽车的大趋势下,探索具体实践的模式,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选产业

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是汽车工业“永恒的三大主题”。对于全人类来说,未来50年解决替代能源无疑是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2007年世界能源大会预计,在当时开采技术水平下,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的碳基能源开采极限期正在到来。甚至有人认为,今后的世界格局,谁最先彻底解决新能源问题,谁就将主宰世界;谁在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

眼下,国际汽车界一致认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性。以中国为例,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辆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业共同的战略,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而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无旁骛、快速发展,这其中中国汽车新能源的发展速度显得异常突出。开发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选产业。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夏义本:

发展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太阳能光伏电技术

根据欧洲联合研究中心对未来能源供应的预测,石油资源大约在4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是60年,煤炭供应大约还有200年;而太阳能发电所占的比例将由2020年的1%,提高到2100年的50%。

从1954年人类发明第一块实用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逐渐广为人知: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20~50年);零排放、无燃料消耗、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永不枯竭(至少50亿年)。太阳能电池技术目前分几大类: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分光太阳电池技术、聚光太阳电池等。在最近几年,太阳能电池技术仍以晶硅电池为主,薄膜电池发展很快,2012年产能将占PV总产能的30%。

太阳能光伏技术与汽车技术结合,可使汽车采用完全无污染、无排放的动力能源,成为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联孚集团总裁张根发:

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我认为企业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目前联孚具备自主研制和开发太阳能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太阳能系统及车身系统总成等能力,在整车系统匹配方面具备独立自主的开发流程。此外,我们还掌握了研制和生产电动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控制器、接触器、加速器、DC转换器等技术。

二是具有强大的机械设计和系统匹配能力。上海联孚新能源汽车工程研发中心目前掌握多平台机械设计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应用PROE或CATIA的不同三维设计平台进行结构设计,目前已开发十几款车型提供市场需求。

三是拥有多项新能源汽车及太阳能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整车控制技术、车用电机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太阳能电池应用等多项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李庆文:

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外企业表现不同

根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跨国公司都制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包括市场份额、上市时间、降碳目标等。他们重在技术储备,一旦时机成熟则全力进入。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跨国公司的做法是有主有次,短期与长期并存,针对不同地区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新能源汽车。此外,跨国公司对新能源的技术封锁十分严密,中国企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

反观我国汽车企业,中小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很高,渴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改变原有的地位;国有大企业则表现平平,倾向于把握住在传统汽车的优势地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发改委汽车专家组张书林

新能源汽车当前尚处于培育阶段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动力系统的转型,最终的目标是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但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当前处于培育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做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以提高汽车动力性的技术创新;第二,构建一个涵盖整车、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第三,以小型乘用车为切入点,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步推向中高档车;第四,以公共领域用车为突破口,发展私人用新能源汽车。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红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