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2010年08月30日 16:09中国信息主管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整体来看,其时正值国内汽车出口企业纷纷由简单的国际贸易向销售模式、营销模式转型的起步或大力发展的初期,以至以后的3-5年内我本人认为都将在国际化营销的初始阶段徘徊,届时会有更多的成功或失败案例、更多的阶段性调整与反思。

目前,很多汽车出口企业都在谈出口转型和海外国际化战略,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从贸易到营销的战略转型。那么,在对外宣传中充斥的贸易、营销、战略、转型等各类概念中,企业到底哪些行为是与营销转型靠谱,营销模式在实际的转型运营和操作实践中到底怎样落地,营销转型的典型特征又是什么,本人从以下几个纬度归纳如下与同行交流,想必也会给众多的从业人士带来些许感触。

一、订单拉动产品----市场拉动产品---产品拉动市场

在以往的汽车贸易型销售模式中,主要销售工具是价格,中间商或代理商需要什么产品就推荐哪类产品,不需要了解对方的网络布局、长远发展能力及所属国家的产品主流需求与价格竞争格局,因此卖方基本没有价格博弈能力与谈判基础。

在产品需求上,主要针对外商提出的配置需求根据订单进行临时或立项改进,未过多考虑其全面适应性与适应区域,造成产品改进或开发比较仓促、订单性质开发项目较多,不同代理商、不同订单、不同车型均会产品设计变更,使公司资源分散、重复性开发较多,疲于应付,研发工作效效率队销售开发工作影响较大。

当汽车出口企业开始有意识的研究市场后,比较系统提出相对清晰的产品需求概念来指导产品改进或开发,走到由市场需求拉动产品改进阶段,但是此阶段还是解决的生存问题而不是后续发展,而且当目标市场各地的这些没有梳理没有产品策略的产品需求经过销售经理提报上来汇总后,就会发现这些需求涉及车型分散、涉及项目非常繁杂且没有任何主线,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很难完成的,且完成后可能会发现尽管满足了需求但却没有市场竞争力。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那就是先系统的分析外部市场需求,然后根据自身资源进行未来产品发展规划,找到产品发展主线与对应目标市场,然后在产品的发展主线上进行市场需求与功能的强化,同时渗入产品竞争策略,进行预判性产品开发,使产品开发成果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具有竞争优势,形成产品拉动市场局面。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1、产品规划中的汽车配套部件设计标准与供应商选择要具有前瞻性与一定时期的稳定性,避免车辆上市后由于认证要求又要重新选择供应商或开发新零部件,再者由于部分产品认证要求不能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或设计随意变更,因此产品规划都要将这些体现出来,与国内市场有些不同。

2、价格定位不能只参考或考虑国内竞争企业,应以国际品牌企业的竞争车型为主要标杆,把国内企业竞争车型作为参考,要前瞻性的把自己置身于国际竞争环境下思考问题;

3、梳理出各目标市场未来的主销车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各项需求设计,没有产品策略和区域规划的产品销售是短期行为,无法在产品力的基础上有力展开其他营销组合;

4、关键部分是产品竞争策略的结合,这里包括产品差异化、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建立,这是基于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后的关键步骤,是需要头脑风暴以及各级参与者仔细讨论后形成的。

5、在每个目标市场单元的进入前期,要找到产品切入的拳头产品,找到最有效的爆破点,简化产品线组合,然后聚焦营销资源支撑营销策略完成作业计划。

二、关注国内同行业---关注国际同行业

目前中国汽车大部分出口企业在进行市场研究时,还是主要把国内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来研究,对其他国际品牌关注不足。

个人认为,随着竞争态势的发展,竞争全球化不可避免,企业要及时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国际品牌的相关产品和营销策略分析。

首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的起步虽然略有不同,但整体差距不大,均处在初期的摸索阶段,暂时或短期的销量突然提升不应该作为模仿的对象,热门的合作合资项目和KD项目也要理性分析,也许2-3年后才能看到真正的胜利者。

其次,当大家均在初期摸索阶段的时候,要想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就要突破目前左右看同行的态势从而朝前看,使我们眼界更为开阔,与强者竞争才能与强者共存。

再次,从全球竞争角度,国内出口企业销量总和在全球市场份额中都排不上名号,企业间的内部竞争并不能扩大海外目标市场的市场份额,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中国品牌的后续长期竞争力提升。

三、重视销售数量----重视销售质量

曾经,在汽车出口贸易主导时期,国内汽车出口企业非常重视出口数量、订单数量并引以为傲,掌握部分贸易渠道并有一定销售经验的贸易精英也因此成为人才备受青睐。

在属于大型工业品的汽车营销领域,在出口营销导向时代,这类人才在汽车企业必须继续进行提升才能立足。企业不会再因几台订单就进行简单的价格折让而不顾盈利水平,也不想看到有了这批订单不知道下批订单在哪在什么时候,也不会因为你有更多贸易资源而对你倍加尊敬,企业重视的是逐步形成有稳定、有计划、有周期性、有预见性的良性订单销售与渠道管理体系,更重视的是长期合作与双赢,更关心的是企业形象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在笔者担任亚太大区经理期间,也发生过销售资源交接不畅类似情况,后来我给我的销售经理聊天时就说,如果大家日后几年还想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公司销售岗位上立足,而不是纯粹的外贸公司,那么请不要把那些简单的联系人和Email等符号看的太重,汽车主机厂如果想开发某一国家或市场,可能会派团队考察评估当地市场与销售渠道进而形成立体的进入策略,而不是简单的一个Email与人名那么简单,你们需要尽快提升的是营销意识与渠道开发管理能力、渠道运营分析与提升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政策组合沟通而非简单价格交涉能力、汽车市场推广的专业知识、对汽车本身及企业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知能力。

12 上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damon wu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