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论尽车市怪事、乐事、不平事。
产能?圈地?
汽车产能剩余和房子空置相同,都是浪费,只不过产能剩余不像空置率搞得那么“天怒人怨”。不过,老百姓不懂,不代表政府相关部门不懂,也由此才有了本月初发改委发出“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的声音。
个人认为,这一声音来得算是及时,假如不泼一泼冷水,可能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不是3000万辆,而是4000万辆甚至更多。就算中国老百姓消费得起,中国的道路、环境以及空间也“消化”不起。
千万别再说地大物博,也别说修路有多快速。2009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五千公里,但堵车现象日趋严重,近日京藏高速大塞车,车龙甚至长达上百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27.7万公里,人均拥有的城市道路面积仅12.8立方米——假如对这数字没有直观印象,那么可以列举另外一个数字,市场上主流A级车静止时,所占空间约12立方米。两相比较,你就会知道,汽车平均活动空间实在有限。
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汽车,也不需要这么多的汽车产能。建议车企大佬们在做产能规划时最好多多思量,中国到底能不能“消化”得了这么多汽车。出口海外?海外建厂?别吹牛了!世界上最能“出口”的日系车,每年到顶也就出口1000万辆。2009年,中国出口了多少辆汽车?不好意思,只有33万辆,2015年如果能出口150万辆,已经可以偷笑了。
事实上,许多车企如此大胆地“产能冒进”,是因为中国车市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去年到二线城市采访,有一事例让笔者印象深刻:一投资商计划建设一大型汽车贸易中心,从政府那里要了一大块地,一开始还竖了个牌,吸引几家4S店进驻,但没过半年,就将所有4S店逼走,然后就地起了一个大型的娱乐城——说到底,就是借汽车之名,行圈地之实。或许,现在的“产能冒进”仅仅只是一个表面,圈地、向银行贷款才是车企的最终目的!
(周伟力)
优质产能谁怕过剩?
在汽车企业、地方政府风起云涌的汽车产业发展热潮下,中国汽车产业再度走到产能过剩的关口。日前国家发改委披露,根据他们的最新调研结果,中国汽车企业到2015年的产能规划已经达到3124万辆,远远超过届时中国汽车年产销2000万辆的规模,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不仅将对汽车产业本身,甚至对宏观经济发展都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改委日前发布的这个警示再度引起了业内对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在警示发布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各路专家纷纷登场,对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会诊,会诊之后开出的药方无非是一种:国家应该对过热的汽车产业狠踩刹车,煞煞汽车企业盲目扩充产能的歪风。
中国的汽车产能过剩了吗?表面上看是有些过剩,2000万辆的国内需求却规划了3000多万辆的产能,不是过剩是什么?但是,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个市场问题,这个由市场产生的问题,第一最好是交给市场来解决。第二,我们也要分清楚过剩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由政府来踩刹车?在笔者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目前产能规划是有些超前,但这个超前还远未到因为担忧过剩就睡不着觉的地步。
首先,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产业,在一个由市场主导、竞争充分的产业里,一定量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里,都存在着一定量的产能过剩现象,在汽车行业,75%的产能利用率是最合适的利用率,中国目前的情况怎样?2009年是超过100%的产能利用率,过高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了一个什么现象?在2009年买车的消费者都有经验,买车要排队,甚至要加价,在这种情况下,谁来保障汽车产品的质量?
其次,优质的汽车产能永远不会过剩,落后的产能哪怕只多出一辆,也是过剩。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频频遭遇产能过剩的质疑,但结果怎样?一批优秀汽车企业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蓬勃发展势头从来没有因为这种质疑和担忧而受到阻滞,到现在,吉利、上汽、比亚迪汽车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连巴菲特、通用这样的国际巨贾也对之刮目相看。所以说,只要我们的产能是优质的,我们的技术是领先的,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并不可怕,更不用担心得睡不着觉,我们完全可以走出中国去全世界寻找市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落后的企业,即使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里,其状态也是惨淡经营,对于这样的企业,就算是只给它一辆车的产能,也是过剩。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汽车产业,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竞争充分、市场透明度相当高的产业,这个成果来之不易,所以,这个由市场产生的问题我们最好还是交给市场来解决,否则,政府的一脚刹车可能可以收到成效,但我们的代价,可能比得到的收获要大得多。
(贺江华)
别老盯着产能不放
整车厂家一开始新建工厂,相关主管部门就着急。相关部门的苦心大家都明白: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解决了大家的就业和税收,在抵御金融风暴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被产能过剩搞砸,大家脸上都无光。
但汽车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大家是否还记得,汽车行业在2006年进行过一场宏观调控,在2007年又经历了产能不足的困境。产能的相对过剩是最有利的局面,有利于优胜劣汰,如果像2009年一样,是车都能卖掉,反而不正常。在这种充分竞争的条件,各个整车厂对自己产能的判断都有清晰的认识,就是退一步言,即使对产能的判读失误,造成巨大的浪费,那也是厂家自己的事情,愿赌服输,这就是市场经济。事实上,产能对厂家而言弹性很大,常说的“一班倒、两班倒、三班倒”,每增加一个班次,产能就可以提升50%。这就是为何上汽通用五菱在去年以80万辆产能最终生产出到106万辆的原因。
事实上,对市场的判断才是最考验能力的。对市场的判断一般大体决定了产能,今年实情是大部分工厂并没有增加多少人手,但产能比去年大幅增加了,主要是大家对市场比较乐观,各方面准备充分的缘故。
这轮汽车扩能大潮很大程度上也是地方政府“惹的祸”,不惜一切代价引进汽车项目,甚至是零地价、免征各种税费。这一点倒需要相关部门关注,劝阻地方政府的“冲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实,相关部门还有更多事情可以做,别老盯着产能。比如现在大力推进的3000元节能车补贴。据说有一款在各方面都达到标准的车型最终落选了,唯一问题就是该车的重量比规定轻了1公斤。听到后,我想在轻量化设计已经成为节能车的未来趋势,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能把标准变得更加与时俱进一些呢?(王灿彬)
“一窝蜂” 后果可以很严重
当《阿凡达》火了一把之后,随之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是国内3D电影业。然而近期打着3D名号的跟风电影,票房皆是惨淡。当电影业出现一窝蜂扩张投资,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3D电影遭冷遇)的问题。
一窝蜂扩张投资背后,往往带着逐利的倾向。这不,连《阿凡达》眼看其他公司如此追捧3D市场,也耐不住利益驱使,“小改款”再度上映。
其实,且不说电影,一窝蜂投资的结果往往就是集体产能过剩,这是经济腾飞以来一直困扰中国企业的一大顽疾,无论在电影业还是汽车业,都可看到相似的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状态,总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企业长期处于“别人行,我也行;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跟风发展策略。“一窝蜂”之后往往带来很多隐患,在某些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如经济危机)这种弊端就凸现出来了,直接导致产能过剩,有企业支持不住被吞并破产。
3D电影中,目前只有《阿凡达》成为了“吸金王”。汽车业中,长期抢手热销的车型也只有凤毛麟角的那几款。与其他相对垄断的行业相比,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拥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去年汽车企业纷纷扩产,当中有理性的判定,也有不少是盲目的乐观和大跃进。这些一窝蜂的盲目者,不用点名,只要看看今年统计排行榜上,谁的库存压得最多就知道。
不过,本人觉得尚属庆幸的是,今年的中国汽车业其实并没有这么“衰”,暂时没有车企因为产能过剩而破产倒闭。去年是个好年,赚了不少钱。今年生产多了,还可以自我消化一下;与持续高涨的汽车消费力相比,今年偶尔的产能过剩尚属能挽救之列;对于尚属发展阶段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也属可以挽救之时。
来自国家管理部门的喊停声,恰好为头脑发热、盲目投资汽车行业的投资者敲响警钟:汽车企业要想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地保持高速增长和良性生存,如何合理发展、合理规划产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毕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汽车行业的钱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赚了。(邓莉)
企业的“人格魅力”
有时候跟某些公关公司的人在一起说起某个领导时,她们总是会说,“我觉得XX领导很有人格魅力耶!”
而我总是搭不上话,——就在活动中见他们拿着稿子发言的样子,我可真觉不出什么魅力来!
不过,近两年来咱们广州日报《车天下》都会有一个大型的专题采访,而这种跟领导一对一的采访形式,最能展现企业领导的人格魅力。久之,我就发现,有些领导,说话滴水不漏,每一句都能给绕到企业文化、品牌形象、车型特征上来,绝对不脱离大纲,绝对跟企业通稿无异,就好像一个复读机在不断地原声重放;也有的领导,谈吐风趣,爱讲故事,好打比方,一趟采访下来总能有些让你记住并乐于与他人分享的话语。事实上滴水不漏型和风趣幽默型都是褒义词,可我总觉得,后者更能让人感觉到他的魅力,通常稿子也能写得更有趣。
事实上,一个企业也有它的“人格魅力”,甚至展现的频率更频繁:在其每一次举办的活动中,在每一次企业参观中,你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受得到。
有些企业,已经将活动做成了套路,领导发言,“安排”专访,甚至连记者要问什么问题都有人替你想好,稿子写成什么样子更是要亲自盘查,一切都“滴水不漏”地按照其预计去走,搞得媒体就跟他们内宣似的,决不允许有半点不同的声音出现——哪怕并不是负面,而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或是提提意见;但有的企业呢,就比较开放,比较大度,只要不是恶意中伤,中肯意见或是调侃一下并无大碍。
反正,对于后者,我也会比较愿意分享我所搜集到的业内观察者的信息了,我们也更愿意从帮助企业成长的角度去提出建议,就像交朋友,谁愿意跟一个防备心那么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交往呢?(陈鑫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