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 差的不是金钱是观念
2010年09月26日 09:42《科技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汽车企业不差钱,差观念。

截至今年初,国内汽车企业有40多家宣布在新能源领域有所行动,27家企业已发布76种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轿车和客车,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中小规模的汽车企业。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李庆文对拥有更多资源、资金和技术的部分国有大型汽车集团行动迟缓表示遗憾:“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车型研发,都表现平平,与其地位和资源不相称。”

谈及原因,李庆文将其概括为“风险与诱惑”。他说,机会成本与不确定性促使大企业倾向于保护既有利益、维持传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中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新能源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与会多位专家认为,正因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成熟,没有一条明显的“近路”可走,所以企业才应该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自身技术实力等情况,综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同时,政府也应该根据国家总体战略、产业安全、自主发展、技术领先、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需要,明确一个主导技术方向,以国家力量牵引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

针对目前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差了一代半的说法,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应该各有所长。在电池、电机、电控方面,我国与国外并没有太大差距。”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电动汽车研究院院长赵春明也认为,就可充电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而言,当前各国都处在产业化之前的发展阶段,我们与国外相比差距不是很大。(杨朝晖)

(《科技日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朝晖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