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维修成“唐僧肉” “黑洞”暴露了什么?
2010年10月12日 17:39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浙江近期的审计报告显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公车维修点,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维修行为。但也存在着结算价高于投标价、维修材料进销差价率过大等问题,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无独有偶,在深圳等地方,公车维修也曾被审计出缺乏监管、维修企业操作混乱。

有专家建议,从当前来看应加强对定点维修企业动态管理,出台刚性处罚措施;规范送修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坚守资金支出“阀门”。而从长期来看,则要加快公车改革步伐。

公务车辆维修成“唐僧肉”

今年9月底,浙江省审计厅副厅长岑国荣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审计情况汇报,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维修材料利润空间偏大,公务车辆俨然成了维修企业的“唐僧肉”。

记者从这份名为《2009年度浙江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发现,公务车辆维修方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维修材料投标报价缺乏执行约束力,部分维修材料利润空间偏大。

岑国荣说,审计抽查了9家公车维修企业,2009年度使用的137种投标零件,其中结算价高于投标价的有108种,占比79%;抽查3家定点维修企业,所用3523种公车维修材料中,进销差价率超过100%的有594种。

此外,岑国荣还指出,部分用车单位在非定点企业维修,送修车辆基本信息缺失严重。

审计部门从浙江省政府采购网发现:省级维修单位2009年度上报公车维修信息12954次,其中未按规定填写车辆行驶里程10012次、车辆型号5542次、车架编号7126次、车辆生产厂家3758次。这“直接影响了对维修内容合理性的判断”,岑国荣认为。

公车维修缺乏监管,维修企业操作混乱,似乎是一个“通病”。据媒体报道,《深圳市2009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显示,中标的材料管理费率15%,实际按大约30%计收,有的甚至高达55%;有的中标维修企业存在违反协议提高维修工时的情况。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看到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称“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几个例子则让他目瞪口呆:有一部公车一年的维修花了10万元钱,有一部车一年换了40个轮胎。

定点维修逐渐推行 配套监管跟进乏力

在一些地方探索的基础上,浙江省纪检监察部门今年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推行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等。而与此同时,公务用车维修方面存在多年的问题依然如故。

记者从一位曾经在定点维修企业工作过的人员口中得知,单位车辆司机往往将车开到维修点就把钥匙丢给工人,一般都会提出“多修”的要求,而且维修点还会按照驾驶员的要求开出发票。这位工作人员称,公车维修有三大特点:要求好、保养勤、费用高,维修保养成本大致比同一款私家车多出一两倍。

“这是多年来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浙江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车管处处长项丰洲表示,公车维修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前车子怎么修、修多少,大多情况下是由驾驶员一人说了算。而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对公车维修的规定,送修单位可自主选择定点维修企业进行公务车辆的维修,但要通过浙江省政府采购网“协议定点采购(车辆维修)管理系统”填写“定点维修送修单”,从网上提交给选定的定点维修企业。在车辆维修过程中,如发生有超出维修范围等情况的及时与送修单位联系并协商确定。车辆维修结束后,定点维修企业将实际所用维修材料的数量、价格、工时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内容从网上提交送修单位审核确认。 1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