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实际上正处于一个敏感而关键的历史时期。城市快速集聚与扩张,交通设施高速建设,机动化迅速提高以及国外最新规划理念与交通工程技术的引入;同时,快速机动化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技术的障碍、机制约束等都使城市交通的有关规划与决策变得愈加困难。
“这次假期本来是要趁着大家都出去玩,准备在北京周边玩一下,结果第一天准备去爬长城,从北京到延庆原本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足足走了6个多小时,假期的最后几天也就打消了出去玩的计划,在家休息了。”朋友向记者无奈地抱怨。
“我们研究中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单行上班时间要花39分钟。”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按照人口来算,中国15座城市居民每天上班时间比欧洲多消耗288亿分钟,折合4.8亿小时,如果按每小时创造财富2亿元来算,15个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尽管在遭遇了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但新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即城市交通拥堵。尽管政府大力投资公路道路建设,公路总量持续增长,但公路道路建设的增长始终滞后于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日趋严重,并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首都”变“首堵”透视城市现状
近期网上流行着一个热点词语——“首堵”,形象地道出北京堵车的现状。最近记者刚感受了一次“首堵”。早上八点从劲松的家出来坐出租车到国贸办事,行程不到两公里,光堵车车费就达24元,以至于司机都有些不好意思收钱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道路建设里程更是成倍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状况却越来越严重,行路难、乘车难已成为城市最大的社会热点。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交通拥堵现象。据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车速下降,出现拥堵。一些大中城市交通更是拥堵严重。交通环境脆弱,路网通行效率下降,主/次干道车流缓慢,常发大面积、持续时间长的拥堵。居民出行时间、交通运输成本明显增加。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市区,机动车平均时速已经下降到12公里,而在市中心,机动车时速更是只有8到10公里。普通自行车的时速尚为15公里左右,开车不如骑车快,已经不是个笑话,而是生活中的真实一幕。
包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二三线城市目前都面临着严重的堵车问题,记者前些时候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居然在主干道也寸步难移,证明堵车已经成为全国普遍现象了。中秋节前,一场小雨制造了北京140条路段拥堵的“超级大堵车”,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生活的城市怎么了?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实际上正处于一个敏感而关键的历史时期。城市快速集聚与扩张,交通设施高速建设,机动化迅速提高以及国外最新规划理念与交通工程技术的引入;同时,快速机动化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技术的障碍、机制约束等都使城市交通的有关规划与决策变得愈加困难。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是典型的“摊大饼”模式,城市一层层外延式扩张,很多人在城外居住城内上班。这也造就了典型的早高峰和晚高峰。国内知名的安全驾驶行为研究专家范立表示,北京设计环路时没考虑到这么大的流量,出入口设计有很多不合理。从辅路到主路,大多进口出口都在一起,这里就常堵车。在大城市,右转弯车辆还常和行人斑马线发生冲突。“曾有个日本人在上海从人行道横过马路,由于右转弯车量占道,他就一直等,一天都没有过去马路。”范立举例时显得有些无奈。
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公共交通。重复线路多,没整合起来;
路线设计不够科学,老百姓花了大量时间在等车、换车,有时走一两公里才能到车站。这无疑使人们的时间大大地浪费在等车上而不是花在财富创造上。
另外,开车的人都知道,事实上很多时候,交通堵塞就是由车辆之间互不让行导致的。原先只是两辆车互不相让,随着车子越来越多,最终盘根错节酿成大堵车。人们互不相让、互相占道,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一个驾驶员每天行车中所遇到的危险在国外是100次,在国内是150次。其中,95%的危险情况由违章造成。实际上国内相当多的司机不遵守交规,加塞、随意换车道随处可见,一起事故就会堵几个小时。彼此都怨声载道,却不在自身找原因,这似乎是每个司机的思想诟病。也许我们在埋怨道路拥挤的同时更应该找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缺失的“交通道德”。1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