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总能令业界找到话题:从产品,到人事,再到资本,而且每每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尽管不少企业会利话题来制造正面影响,但显然,华晨不在此类。
文=本刊记者 孙晓红
从2006年首届自主品牌车型评选中的年度车型大奖获得者,到今天的一无所获,华晨似乎被自己打败了。这些年总是成为舆论焦点的华晨,将市场的问题再次推给了谁?
总算稳定了几年的华晨又在2009年底爆出新闻:一贯沉稳低调的刘志刚,离职了。
刘志刚的离去,可以说重新又揭开了华晨的伤疤,人们在猜测惋惜之余,不由得浮想连翩:是不是华晨的班子又要经历新一轮动荡?刘志刚的离去,跟当年赵福全的离职何其相似!
当年赵福全离职
2005年6月,在经历“四大金刚[综述 图片 论坛]”离职风波后,华晨任命刘志刚为华晨金杯总裁。2006年,刘志刚等来了祁玉民。之后,刘志刚与赵福全、杨波三人成为祁玉民入主华晨之初的三位关键人物。
祁玉民来华晨之前,《汽车观察》打电话给赵福全,问他可有变化,赵那时非常轻松地说:我没有什么变化,我只管我的研发。但事实却不像赵福全想得那么好。2006年2月26日,华晨1.8T发动机投产新闻发布会上,赵福全没能出现在主席台上。《汽车观察》记者在大门口见到了赵福全,太多的不确定,令这个一贯直率的人,也显得无比失落。
果然没有多久,就传出赵福全离职的消息。当时也一如今天刘志刚的离职,颇有些扑朔迷离,两个人举足轻重的离职,华晨官方统统给出“个人原因”的结论。
刘志刚属于过去的华晨
2005 年6月,华晨任命刘志刚为华晨金杯总裁;2006年,相信当时的刘志刚跟大多数华晨人一样,满怀期待地等到了祁玉民。之后,为人谦和,踏实的刘志刚逐渐被委以重任。2008年,在25年职业生涯中大部分都在做技术、生产的刘志刚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
如果说刘志刚不是帅才,但最少是个将才,而且,频繁变动的华晨,需要这样一位踏实的人来稳定军心。
时移事异,几年过去了。此时的华晨已经不需要刘志刚的谦和沉稳。
到目前为止,华晨的利润贡献者还是海狮[综述 图片 论坛]。据可靠数据:2009年1至11月份,华晨总销量119190台,而去年同期是92567台,同比增长28.8%,低于今年乘用车50%增长率近一倍,其中大排量老车型同比增长1.8—2%,1.6L排量以下则表现好一些,增长一倍以上,在总销量中,自主品牌占有率达到30.9%,只比去年的28.9%增长2个点。
相比车市的异常火爆,相比别的主品牌乘着政策东风的突然发力,华晨已经从自主品牌高端起步的公司,沦为自主品牌里的二三线企业。
正如华晨一位中层所说的那样,一个阶段需要一个阶段的人才。此一时,彼一时,刘志刚的黯然神伤也就在所难免。在数据说话的年代,一切都是数据说了算。
提升品牌遇到问题综观这些年华晨的表现,再联系到现在华晨的举动,令人觉得一股焦燥的情绪在华晨上下漫延。
对刘志刚的不满,一共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认为他没有魄力,对于营销从不采取非常规的手段,不能让品牌在短时内产生溢价;二是在骏捷FSV[综述 图片 论坛]上市的定价问题上,不少人认为,骏捷[综述 图片 论坛]FSV的定价与CROSS产生了严重的重叠。
此后又得到消息说,华晨的改革必将进行下去,而且就在此时,一大批有冲劲有一线实战经验的年轻人将得到重用。
品牌力度问题,其实是所有自主品牌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如何提升品牌,华晨内部显然是存在两种做法,一种如刘志刚,踏实平稳;一种就是华晨现在要采取的,激进,非常规。难说哪种方法比较正确,但选定了一条路,只要坚定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低价并不是好策略
因汽车油箱存在安全隐患,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召回从2009年11月6日起,召回自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3月19日与2008年9月4日至2008年9月28日期间生产的骏捷FRV[综述 图片 论坛]轿车,数量共计8984辆。而这已不是华晨第一次召回,就在5个月前,由于发电机质量问题,华晨召回13502辆尊驰、骏捷轿车。
虽然说召回是汽车市场日渐成熟的表现,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行为。但是,华晨上下半年各发生一次召回,都发生在当家花旦骏捷身上,联想到当初骏捷上市时祁玉民的一番感概:“我们的骏捷这款车,如果是外资哪怕是合资企业来定价,至少也要贵上几万元。没办法,我们现在是以低价换人心换市场。”就不能不令人想到:定价偏低,会让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的。
一年两次召回,原因不言而喻。
华晨不追求多车型
2009年推出的骏捷Wagon[综述 图片 论坛]和骏捷FSV、骏捷Cross[综述 图片 论坛]三款新车型,都是延续低价抢市场策略。三款车并没以低价赢得规模效益。28.8%的同比增长率,远远低于今年的乘用车50%的增长率。
华晨的产品谱系不广。尽管今年上市了三款车,对华晨的产品线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但实际上这两款车就是骏捷的旅行版和骏捷FRV的三厢及Cross车型,都是基于现有车型的延展车款,并不是全新平台的车型,而推出新尊驰则只是一个小改款车型。而前些年推出的酷宝,和今年推出的新尊驰,却并不能贡献多少销量。销量几乎全扛在几个骏捷的肩上。
但是,华晨人并不认为自己的产品线单薄。有一次聊天时,他们还反问《汽车观察》:你还要需要什么车,在华晨找不到啊?可见,华晨并不以追求车型的多取胜。
在华晨期间,赵福全帮助华晨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研发体系、流程及数据库等。赵离开之前,华晨的研发部门已从赵就职时的十几个人(最早只有两个人),拓展到600多人,拥有七大部门、22个处室,已成功开发了1.8T发动机平台、M2轿车平台、M3跑车平台;生产平台M4的研发也基本就绪,在这个平台上将出产8款新车。当时赵说:华晨的研发规划已经做到了2012年。
但是后来,却几乎没有什么新车型在赵规划的这些平台上推出。足见,企业内部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说,华晨不打多产品的牌,华晨要打的是精品牌,做一款,成一款。
这才正是赵福全离职的原因!
反观赵福全后来到了吉利,5大技术平台、42款全新车型的的战略随之浮现。42款车,平均每款年销量达到5万辆,就是210万辆。与他当初在华晨时定下的研发战略何其神似!可以说,赵福全的策略投合了李书福的思想。
那么,这一点也可以用到今日的刘志刚身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至于谁的策略正确,也不是一两年可以看得出来,日后自见分晓。
正如华晨那位中层所说:别人那样快而多地推出车型,你怎么不问问:他们是在哪里做的研发,哪里做的测试,他们每一个车型的测评周期是多长?尽管可以加快速度,但是,汽车这东西,总是关乎生命的东西,该有的程序一样不能少,而该有的周期再缩短,也不至于没边儿。
销售策略上,刘志刚的持重,此时不符合华晨的需要。华晨相信自己的每一款车都是精品,可经比美任何一款同级合资车,他们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营销精神和策略,而不是刘志刚的踏实稳重。
不过每个企业情况不同,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自己的河。所以,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适合所有企业。如果华晨真的能够在资金运作上成功,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造扎实的精品,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事实却不如华晨的愿
如果说华晨打精品牌,但是却并没有打好。从前几届的车型大奖到现在的一无所获,华晨再也无法回避市场上遇到的问题。
正如现场一个专家说的那样:在2009年,华晨汽车的推新速度有所放缓,将重心转向尝试在一个车型平台上开发多款车型,先后在骏捷FRV的基础上推出了跨界车型骏捷Cross和三厢车型骏捷FSV。所以技术上的改进一定不是太多,而且由于平台的原因,许多零部件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说,产品的成本会有所降低。但是,为什么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华晨的精品战略,平台战略,也许遇到了问题。
市场并不如华晨的意。华晨也许应该想想自己的战略问题了。
公关也是华晨的短板
营销和公关,在今天已经密不可分。而所有的汽车企业,对于公共关系的维护,都是各有千秋。像华晨这样不善于在公共关系上做文章的,还真少见。从赵福全离去时的“个人原因”,到刘志刚的“个人原因”,足见华晨公关的不作为和公关词汇的贫乏。华晨公关的无所作为,加剧了人们的负面猜想。
其实,在信息时代,媒体运用得好,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营销手段。与其视媒体为洪水猛兽,与其让人众说纷纭,不如适当地引导,让媒体公正客观地说出事实本来面目。那些业绩良好的企业,没有一家不与媒体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华晨是上市公司,更应该知道信息透明公开所能带来的好处。
总之,祝愿华晨未来能够走得更为理性更为稳健,祝愿华晨能够按照自己既定的规划走下去。那么,自主品牌必将又多一员虎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