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打破“拥堵”?开车的人“买路”(2)
2010年11月03日 11:07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精明增长”替代“城市蔓延”

另一个卓有成效的认识是,小汽车的替代物不仅是更好的公交系统,还应该是更好的社区。

正如杰米·雷勒所说“城市不是为汽车准备的”,同理,城市化也不是在庄稼地里“种”楼房。改善城市规划同样是人们摆脱大拥堵、提高能效的解决方案之一。在美国,这种选择被总统的智囊们誉为“精明增长”。

《打破石油魔咒》的作者戴维·桑德罗认为,促进精明增长的政策会改善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的生活,同时降低人们对石油的依赖。所谓“精明增长”,指的是强调建设宜居环境、改善交通条件、恢复城市活力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传统的“城市蔓延”模式使人们的住所远离上班和休闲的地方,住宅区的居民必须驾车去上班、上学、购物等,因为距离太远,不可能靠步行,公共交通的作用也随之减弱。

当前,“城市蔓延”是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这不仅增加了车辆行驶里程和汽油消费量,也变成了一个威胁和降低生活质量的因素。一项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车辆行驶里程的增长,有60%以上是由于土地利用不善导致的。因此,美国两党已经达成共识,致力于推动“精明增长”,以取代“近郊化”和“城市蔓延”政策。同时,政府也鼓励人们远程办公,并使联邦政策更倾向于公共交通而非公路建设。

不堵车的经济学

另外一种治理拥堵的方法是,让开车的人除了买油,还得“买路”。

在经济学家看来,缓解交通堵塞也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

当前,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交通拥堵收费计划,比如在伦敦、斯德哥尔摩和新加坡,开车的人除了要买车、买油之外,还要“买路”。收费的方式无非三种:第一种是通过车辆牌照收取,第二种是通过汽油来征收用路费,第三种是向停泊的车辆征收用路费。

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政府明文规定,建造办公楼不能附带建设停车场,员工必须自己购买停车位;英国对于那些免费或低于市场价格向雇员提供停车场的公司征收地方税;悉尼对很多非居住区的停车场收税,用来资助郊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

新加坡更是对汽车课以重税,不但对买车权实行拍卖,还对驾车去闹市区的人每人征收3~6美元的用路费,并将该收入汇入公交系统。据统计,这项措施实施后,仅在早高峰时段,进入新加坡市区的车辆数就减少了44%,单人开车进城的车辆数减少了60%,从而使行驶速度提高了20%。

以上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做法也许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但无疑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并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城市要想摆脱拥堵困局,需要的是多管齐下的系统解决方案。

(林益楷)12 上一页 下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林益楷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