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王晓麟官司和解 仰融造车首期路径起底(2)
2009年08月02日 10:42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无现金造车财技

上述复杂的路径背后,仰融走的是一条自己无需投入多少现金的造车之路。

远东金源的公告中表示,远东金源美国汽车项目无需现金开支。“有关参与美国特拉华州HKMI项目安排架构,HKMI将通过发行不可赎回兼不带利息可转换优先股为项目融资,但亦可以其他途径集资;优先股每1000单位转换价65万美元,可转换成远东金源普通股,HKMI的投资者将因而成为公司股东。”

也就是说,HKMI公司的融资,无需支付利息也无需偿还本金,因此远东金源的公告中声称,“透过承担HKMI投资者,获得项目之直接投资,而无需支付任何现金开支,减低财务及营运风险。”

受此影响,7月29日,远东金源股价在公告次日的28日上涨10%后,承接涨势,再度飘红。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表示:“从股价的变化来看,市场对仰融造车的计划反应比较积极。”

或许缘源于对此项造车路径创意相当满意,仰融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与此相关的“用于促进和移民相关的国际投资之方法和体系”,已于7月24日被美国国家专利局受理了专利申请。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仰融方之所以不惜笔墨详尽介绍该模式,就是为了显示其已经为此申请专利。

按照专利的排他性,如果仰融一方申请专利成功,其他人则不能再使用EB-5移民投资方式进行融资。

在美国做过多年律师的王晓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表示,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是公开且开放性的,大家都可以利用。

仰融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投资移民项目的确是美国法律允许的,也是公开的,我们只是对公告中提到的、由我们创意出的相关方法和体系申请专利。在美国,创意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我们认为这样的模式在若干年内很难被超越。原计划北京时间7月24日公告相关内容,但为避免被模仿的风险,在我们于美国时间7月24日确认收到专利受理通知后,延迟于7月27日公告。”

王晓麟表示,未来其公司的资金渠道,也会有来自EB-5投资项目的移民投资,同时包括发起人入股、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就具体的运作方式,王晓麟以“目前不方便”为由拒绝透露,但表示,“我有丰富的融资经验,以往累计融资超过3000亿美元”。

未被披露的调解内容

仔细研究仰融一系列动作的时间顺序,7月24日申请专利时间正是与王晓麟官司和解之时,三天后的7月27日,仰融便与HKMI签订谅解备忘录。

而且,和解的最终结果与仰融一方之前主张的获得HKAC公司控股权、王晓麟一方赔偿损失等等要求相去甚远。

“我们希望尽快解决与王晓麟的官司问题,撇清与其的关系,把更多的精力用到项目的实质推进上。”仰融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阐述了其接受“低成本”调解的原因。

王晓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和解后我们能全力以赴开展项目,而不是花时间在诉讼上。”王还透露,他们和另外一家新能源公司谈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之前因为官司对方也有顾虑,官司了结后也有助于与该公司的合作谈判,预计不久后就会与该新能源公司合并。

记者在美国联邦法庭密西西比西部分院网站上,看到了名为“民事诉讼案No.3:09-cv-35-mpm-das”中披露的双方长达49页的完整版调解协议判决书。

调解协议书中更多未被媒体披露的内容,则揭示了这场官司“低成本”调解背后双方各取所需的图谋。

完整版判决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包括9大项40小项的基本调解协议书内容。第二项是两个附件,包括基于调解协议上的最终判决书和媒体已经公布的多项事实认定。第三部分是王晓麟方其本人、邓曦、唐毅对认定事实的声明。

就仰融一方来说,比拿回15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实施一场品牌保卫战——保住了自己原先创立的企业品牌,也包括“仰融”这个名字的品牌属性。

仰融在声明中强调,未来王晓麟与其新公司将不能再使用“Hybrid”、“Kinetic”、“HK”等单词作为公司名称,也不能在任何产品名称中使用“HybridKinetic”。此外,王晓麟与HKAC被禁止使用与此相关的域名。HKAC一方 必须于2009年8月15日前把这些域名交给HKHoldings(仰融是该公司的董事长)。

对于“仰融”名字这个品牌,该声明中表示,“根据协议,在未来的经营中,王晓麟方不能在商业活动中提到仰融、LibertyCapitalGroup、SamuelPollardFoundation等HKAH方的实体。”

仰融毫厘必争的公司名称和域名中,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字样昭示了仰融庞大造车计划的雄心。同时仰融在声明中刻意撇清了与王晓麟的关系。“HKAC或其他王晓麟控制的公司的投资者和可能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HKHoldings、ACI(仰融掌控的立宝财团)、仰融、仰丽亚(仰融夫人)与这些投资无关。按照协议,仰融与他的公司有权不受王晓麟的干扰,继续在密西西比州开展混合动力汽车项目。”

王晓麟一方则表示,一个新公司的名称没有太多品牌价值,而且仰融注册了很多以HybridKinetic为名的公司,这些公司与自己的公司没有任何股权、管理权或其他关联关系。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他们主动愿意更名。

而对于王晓麟来说,在这场作为被告的官司中,虽然要更改公司名称,但其最终得到了公司的实体。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身为律师的王晓麟才是这场官司的赢家。“在与仰融这场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官司里,让人们知晓仰融重拾造车梦的时候,也知晓了在大洋彼岸,还有一个知名的律师也要造汽车。”

事实上,无论这场调解协议中还有多少含义未被读出,对于仰融和王晓麟来说,结束官司都意味着他们走到了各自开展汽车业务的起点。

双方在接受采访时都强调,不愿再纠缠于调解的过程与条件,结果最重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仰融中国造车计划出炉

相关报道:

仰融与李书福 忆两个汽车狂人的光辉岁月

仰融王晓麟庭外和解 新能源汽车各自圈地

仰融与王晓麟美国官司意外和解永久撤诉

仰融造车团队揭秘:遍布业内 三路包抄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