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卖股调查:为安徽汽车业整合做准备
2009年06月05日 07:2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俞凌琳 上海报道

奇瑞向五家投资机构出售股权的背后,或有更大动作。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奇瑞此次引进投资者,除了筹集资金的需要,更多地是为未来安徽汽车产业的整合做准备。

而之前,安徽省已提出成立“大安汽”的思路,可能的方案是省内几大汽车企业交叉持股。

6月3日,奇瑞向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出售20%股权,作价29亿。

有分析人士认为,向五家基金公司定向增发,除了在众多不利因素下,增加奇瑞IPO可能性外,最重要的是,即便上市不成,通过溢价转让,也能直接提升其每股净资产,在与江淮汽车的合作中,不至于太吃亏。

此前的5月12日,安徽省公布《安徽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力推省内多家汽车企业实行重组,形成年产百万辆的汽车集团。

而日前江淮汽车宣布停牌,也令业界对江淮奇瑞的重组充满遐想。目前的疑问是,安徽省目前已有三家汽车上市公司,如果奇瑞再上市,究竟会对该省汽车产业整合带来什么意义?

曲折上市路

业界对奇瑞引入投资者的解读都是为上市做准备。而奇瑞也的确一直在谋划上市。2007年8月22日,在奇瑞10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上,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

事实上,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力促奇瑞上市。当年3月,奇瑞原董事长、也是芜湖市委书记的詹夏来辞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由尹同跃接任。詹夏来之所以从奇瑞离职,除了国家公务员在企业兼职有悖《公司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安徽省政府正力促奇瑞上市融资,但詹夏来的双重身份已成为奇瑞的上市障碍。

当时,为了谋划上市奇瑞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原奇瑞五大股东之一的安徽省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1.43%奇瑞股份转让给芜湖市政府控股的一家国有企业;原上汽集团退出的20%干股,按比例分配给了现有几大股东。虽然后来由于奇瑞与上汽集团之间的复杂股权关系以及汽车行业步入低迷,当时的上市计划暂时搁置,但奇瑞股权的集中,为自己下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了方便。

2006年,又有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600418)相互持股的说法。江淮汽车一直想进军轿车产业,但苦于拿不到牌照,想借奇瑞突破这一局面;而奇瑞汽车也想借此达到上市的目的。据悉,2006年8月这一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并进入了调查阶段。但后来江淮的轿车项目获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进入2007年,中国A股市场持续火爆,在这种情况下,奇瑞集团副总经理陆建辉终于表示,公司应当考虑进行公开募股(IPO)。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A股IPO暂停,加之股市急速下探,奇瑞的上市计划也再次搁浅。

而在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尹同跃对上市的态度也是不急不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透露,股市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恢复上市计划。

奇瑞上市之路充满曲折,其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也是原因之一。

1997年组建奇瑞汽车时,安徽省政府实施“5+1”方式对其进行投资,即由安徽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共同持有奇瑞80%的股份,另外20%股份由上汽集团持有。

此后,原奇瑞五大股东之一安徽国元投资控股将其持有的1.43%奇瑞股份转让给芜湖市政府控股的一家国有企业,加上原上汽集团退出的20%干股已经按比例分配给现有几大股东,奇瑞的股份现在主要由芜湖市政府控股的几家国有企业共同持有。

随后经过改制和融资,此次奇瑞出售20%股权前管理层在公司持有的股份超过30%,另外四家国有银行也持有奇瑞的部分股份。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奇瑞、江淮将成“一家人”?

相关报道:

奇瑞筹资29亿或准备收购 传收购沃尔沃已获批

奇瑞出售20%股权 将主要用于新能源领域

奇瑞开始向江淮示好 重组已进入倒计时

售20%股权 奇瑞融资29亿备战新能源项目

江淮奇瑞重组传闻越澄清越真实

奇瑞出售20%股权予私募基金 换取20亿资金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俞凌琳 编辑: hujn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