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荣耀,但是在汽车行业里,这个头衔却一次次被证明是个噩梦的开始。
通用汽车倒下之后,继承“世界第一”头衔的丰田汽车,在2008财年爆出巨额亏损之后,2010年开年又发生了800万辆的大规模召回事件。
“规模之殇”?一直视规模为制胜不二法则的汽车行业,为何被“规模”羁绊?是否有能够突破“规模”困境的密钥?
规模之痛
原本即将走出2008财年亏损阴影、在本财年力求盈利,但丰田汽车却一脚踏空,踩在了一块小小的刹车垫片和加油踏板上,再次引起了业界对汽车企业规模的深思。
汽车专家张志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次丰田汽车的大规模召回,从根本上来说,是规模和管理之间失衡引起的,丰田汽车的管理没能跟上快速扩张引起的规模急剧膨胀。
这是积累了十年的疼痛。新世纪[综述 图片]一开始,在奥田硕和张富士夫的带领下,丰田汽车走上了争创世界第一的道路,虽然从质量、效率以及竞争力方面,丰田早已傲视群雄,但是丰田仍然希望争夺规模最大公司的桂冠。
每年50万辆生产能力的大规模扩张,代价则可能是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其实丰田的召回事件从2005年左右就已经开始显露苗头。而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这次的大规模召回,将规模扩张的恶果暴露无遗。
在丰田汽车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扩张加速的同时,精益体系、精益人才却跟不上。随着丰田市场开拓范围加大、原有的精益人才退休、新的精益人才还未培养起来等原因,丰田这个曾经的精益大本营,实际上现在非常缺真正能做精益的人才。由于扩张过快,一些人被迅速提升到关键岗位,但他们并没有全部准备好。
对比而言,对规模的追求同样也是通用汽车破产重组的罪魁祸首。
管理是关键
按照常理,汽车行业是一个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对一个全球性的大企业来说,一定的规模是必要的,原因在于有了一定规模,在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上就有了话语权。
事实也证明了规模始终是促进汽车管理发展的动力。1931年,在庞大规模的需求下,福特诞生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而1937年,斯隆则因为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引入事业部制;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确定了一种以销定产的模式。
但是,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都在追求规模的道路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规模为什么会成为企业管理的瓶颈?
科斯天花板(Coasean ceiling)理论认为,如果公司的扩大超越了某个点,便不可能继续成长并维持正常运行,导致其自身的崩溃。问题是什么时候公司的规模才会到了“那个”点呢?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丁彬
编辑:
quanm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