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轿车刹车问题曝光后,丰田公司并未及时在国内召回该车,而是用了近半个月时间研讨对策。在此期间,丰田方面并未给消费者一个说法,甚至仍然推诿搪塞。据日本《朝日新闻》9日报道,丰田公司通知其下属的汽车零售商,"只要用户没有主动提出要求,就不要催促他们改装(问题部件)"。而丰田系汽车零售商对投诉刹车不灵的消费者只是建议:"再使劲踩一脚刹车,就可以刹住。"这样的做法一经曝光,只能进一步激起消费者和舆论的不满。而这种遮遮掩掩甚至带有欺瞒性质的危机应对模式,最终只会丧失公众的信任。
日积月累造成深层难题
在这些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背后,是日本制造业面临的深层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也是多年来日积月累的结果。
首先,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使企业只能从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上入手削减成本,而在技术升级和改进经营管理方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被迫只能去控制或削减一些原本必要的成本。很多日本企业对控制成本的要求极为苛刻,从正面看无疑值得后来者学习,但从负面看,这其中必然也会有"过分"苛刻的一面。
其次,制造业在社会中地位下降。日本传统的"匠人文化"是日本制造业精细风格的源泉,而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有兴趣做一名技工,而可能更愿意做一些看起来不那么枯燥的工作。没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技师作为群众基础,制造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第三,劳资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工人心态和技工培养体系。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以"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的工资体系著称,工人一旦进入大中型企业,几乎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很多工人也因此的确将企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自小泉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而雇用"派遣工人",对工人而言,企业实质上只是他们暂时的打工地,双方之间只是一种不定期的雇佣关系。这种劳资关系,一方面使得工人对企业的认同程度下降,另一方面造成工人流动更多,企业内熟练工的比例随之下降,这些变化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最后,老牌大企业运作机制上有官僚化趋势,内部沟通和决策过程缓慢,难以应对危机。一些企业体量迅速扩大,公司业务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但管理方式却没有跟上,面对突发的质量问题,仅仅是内部沟通就要动辄用去十天半月时间,难以有效应对基于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公众舆论。丰田此次处理危机,不仅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频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酿成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事件,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 (记者刘华 刘浩远)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qiandw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