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李绍烛:自主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关键在实践(2)
2009年09月05日 17:26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三、我们做企业主要要做什么?

第一,形成优势品牌,第二,建成强大的研发,第三,构建高效的业务。我们做产品的时候说这个产品QCD怎么样,质量、交付和成本是怎样的。而我说的三个是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QCD,品牌就是它的Q,研发就是它的D,高效业务就是它的C。目前国内产业来说,品牌力还是不强的,研发力也是比较弱的,我们的产业链高效业务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中国缺技术,缺技术的背后大家感觉缺人才,为什么会缺人才呢?表面上是缺技术,实际上是机制问题。我再一次演讲中也说过,我们国内最优秀的工程领域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以后,第一次工作到一个领域做工程师,理论和实践如鱼得水,发挥得比较充分,很快就被选拔成干部去做管理,一发不可收取做领导。差一点的人员走八年十年也会走到管理工作岗位上,最优秀的工程师在企业里,只有五年时间的技术工历积累,为什么他们最后都要走到仕途上,而不在技术领域继续钻研?

两台发动机一起开,叫双擎驱动,一是创新——科技开发,科技创新;二是改革——体制、体制。大家讲核心能力,是研发、开发,实际上的核心能力是组织所具备的能力,而这个组织所具备的能力重点是它的战略,而是它的体制、机制和流程。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机械角度去理解,很容易对战略认识是清晰的,体制建设也是非常合理的,流程也会学别人的,就是匹配不上机制,机制上不去求缺失动力,所以,应该改革和创新两台“发动机”共同驱动。

怎么样做研发?

我对中国产学研理论的比较多一些,但前提条件没有解决好,解决好首先要市场导向,利益驱动。没有这个做什么东西都做不到位。在这个前提条件下:

1、我们要注重数据积累和经验。

2、人才的聚集和成长,我告诉我们的人事部门改革体制机制,让全国人才迅速向你这儿聚集,内需市场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3、体制机制流程怎么样,流程是不是先进的,体制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一个建设机构,还是处长、室主任、科长这种官本位组织结构的话,而不是有专业,有资源支持项目性结构的话,我们还是做不出来,所以,体制机制变革也是非常重要。

4、基础设施,我们要评估一下我们工程师能够利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水平高低,不能还拿着大刀长矛跟人家打。

目前状况下走一条什么路线解决中国创造的问题?我们在碰到很多困难的时候总结了以下几点:

1、自主开放的,要强调自主性,主意一定要自己拿,但不能闭门造车。

2、借用平台。国际上的公司、合资公司、中国自主公司都有拆车子,把世界上的好车都拿来拆。拆了之后有的是回避别人的专利点用起来,别人没话说。

3、联合开发,自己没有这个能源,国外有资源,国内有资源,昨天我跟赵主任也说,天津研究中心也跟我们联手联手,结合我们的长项做事业。

4、品牌借力。说我们这个研讨黑要做成天津达沃斯,达沃斯是瑞士一个小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已经世界知名,品牌做得非常好,我们往这个方向走,品牌需要借力,需要学习别人。

5、同步开发。有的买了别人整车技术以后,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把国产化消化给零部件支撑体系,这需要相当长时间,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现在我们在产品定义阶段,包括目标成本一脉石就跟供应一起探讨共同协调,解决供应路线。

6、关键是要干,要实践。如果不真正动手去做那个事情,谋划半天,谋划来谋划去,最后是不会有成效的。我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实践还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未来汽车,在一次交流中听别人讲了讲,我也引用一下。未来汽车从技术角度要做三件事儿:

1、传统车,auto传统车性能指标上进一步提升,技术进一步优化,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2、IT信息技术的利用。现在有很多的机会和空间,这个领域里,自己的技术很差,别人的技术也存在问题,我们IT如何人性地进行运用,还可以找到机会。

3、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领域也必须要考虑。从现实和未来都必须进行发现。而且这三方面要融为一体,不要单独去做,不要auto都不会做就做电动车。做事情一要有市场感,有现场感,还要有科技感,没有这“三感”只能纸上谈兵。

4、体制创新的问题。体制创新比较容易解决,进行业务重组,按思维把这些有效并联组织起来就行了,问题是创新机制,要解决利益的分配问题,未来市场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为自己谋利益必须首先通过利他实现利己,为客户做出贡献,从客户那里取得回报就是成功的。利益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一个关键点是强烈的和业绩关联的薪酬制度,这一点大家已经做到了。

实现产权激励,怎么样让人才在专业领域、技术领域奋斗都应该进行产权激励。我非常赞赏的是MBO的方式,我分析了各种股权结构。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一个启示,过去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学习国外的那一套东西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在上市公司里持有股权,持有的股权不管是股票增值权还是期权,有一个问题出现,即使企业的业绩下到不能再下的阶段,已经给股东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员工的收入也很低,但由于企业里有一个重组概念,股票会大幅度上升,经营者要所谓行权的话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你会看到一方面他拿了丰厚的钱,另一方面企业快要死。这样的问题大量存在,比如美国AIG。我们要看到收入和创新挂钩的机制形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产权激励。

我自己也在研究一个方案,根据的想法是企业业绩会和员工收入息息相关,企业业绩好,员工收入会增加,企业业绩差,员工收入会减少,当然对低端员工我们这个幅度会缩小一点。管理当中,一些主要技术人才波动就会大一点,比如1:10的关系,强波动起来。我们希望实现把增量奖金收益部分用于回购本公司的股权,用于实现员工长期持股。这个方案我们也在探讨制作过程中,只有把股东、经营者、员工的落后利益取向趋于一致,大家在严格的会计制度之下进行运行,比我们一年用一个事业计划要更好一点。使用严格的市场导向,激励机制就是最重要的机制。这样能使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得到同等提升过程中,大家就会让独木桥稍好一点,现在招一个会有一万人去考试。

小结: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催生了“中国制造”的概念,全球都知道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还主要依靠“中国创造”来驱动。谢谢大家的聆听。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