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席勒:中国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2)
2009年09月05日 18:28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我们介绍这种产品平台的时候,还看到不同的方法论,如何降低成本,让我们强调两种进行优化的方法。左边是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方式就是很多西方公司在做的,有研发的工程部门,有招聘的官员,他们坐在一起讲我们在下一个生产线如何生产汽车,我们希望尽量将生产零部件标准化,这是一般的使用方法。从采购方面,从研发方面,想要80%的模块化,或者叫做零部件的标准化。但是他们也了解到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损失了很多客户,因为他们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因为他们要80%的标准化,意思就是说客户想要,作为客户经理,这已经不是你考虑的内容之一,我们所需要的功能你不考虑,也就是说如果我来做,比如说一种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化,这是我希望的一种功能。他们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需要部件共同完成这个功能。我如何能够将不同的技术整合起来,实现这种功能呢?同时,减少成本。从一个角度来说,如何能够既减少成本,又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的要求,这个永远是我们在节省成本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供暖系统,有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说北部地区。我们需要跟工程师讲,在你做新的生产线的时候,有一个模块化的生产,但是市场不需要的话,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市场对于不同功能的需求,是不是应用这种供暖系统的标准,这就是在我们这个方法论中最关键的一条。举一个例子,比如座椅的舒适性,你在开车的时候,你考虑的是这是非常漂亮、非常舒适的椅子,我坐上以后感觉非常舒服。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大概有29个不同的功能,都是座椅系统,比如后背依靠方面、椅子的宽度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加速的时候加速器和椅子之间的关联性等等。大家都知道不同国家对于座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要求也就不一样,我们有一些零部件能够满足这些功能,标准化座椅部件的生产能够使所有需要的功能能够得到体现。除了满足功能以外,还要减少零部件的成本。这个幻灯片表现的是我们的概念,就是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客户需要的列了一个表,把客户的需求翻译成部件功能,就是通过什么样的部件功能来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一个功能设计不同的零件,需要做一个计算,做一个设计。在这个基础上,是不是有标准化的部件在满足这些功能的同时而节省成本。

对于OEM厂商和供货商来说,他们必须了解每一个产品线的独特产品设计,比如做市场的人会跟我说这种客户群需要这种功能,一定要有这种功能。我有的时候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提供哪样的性能,这个性能需要什么样的部件。现在就到了开发部门。这个开发部门需要考虑通过满足这种性能需要设计哪些不同的部件,又需要哪些技术。对于供暖系统也是一样,比如有的供暖系统是一样的,但背后的技术支撑不一样,有的用电供暖,有的用水来供暖,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是不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开发所有的技术,一个公司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因为我们最终的资源只允许我们开发一种供暖方式。一旦出现技术更新的时候,都在进行同样的研发。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有这么多的资源。也就是说,不能对每一种市场需求都进行重新开发。

如果能够实现模块化的共享,我们就能减少研发的时间和研发资源的耗费,这样的好处非常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现在西方和中国研发方式的不同,在西方国家,同样的平台可以开发不同性能的汽车,比如不同的部件要覆盖不同客户群,通过同样的生产线来满足不同的客户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发资源在什么地方。因为我需要各个不同的渠道资源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供暖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们进行了估算,通过这个模块资源有多少的资源节省。最终我们有十一个可变性模块,研发资源应该可以使用,而且不用我们这种方法论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我们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模块共享能够整合研发资源。我们发现在产品成本节省、产品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减少失败率,这主要是开发成本,尤其对于OEM非常有效。我们想强调对于开发成本,比如通过我们这种方法论,OEM的开发成本已经减少了8%。在中国尤其能够形成,成本节省的效果会更好。比如供暖系统,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对供暖的要求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国际的公司来获取外部的研发资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产品的开发成本和产品质量,通过我们的模块建设,对销售有很大影响。因为客户能够通过我们这种方法论获得更多的个性化的定制产品,而且也能够同时在同一个生产线同样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提供更多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而且也能增加产品质量。因为,我们能够在减少成本、提高多样性的时候提供标准的模块化。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可以帮助中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有人问我说,你们是国际的咨询公司,你们能够帮助欧洲的厂商提供标准化。如果我们想做的话,你会怎么帮助我们?我会告诉他们,我不会完全模仿这些模式。第一,因为模仿非常困难。第二,他们很多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研发,不是从客户角度进行研发的。为什么你的出发点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呢?如果从客户的角度来研发,这是第一。第二,在客户角度之后再进行产品部件的标准化,是不是更好呢?将技术的复杂性转化成客户的需求,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反过来考虑部件的复杂性,这样是不是更好?这可以使我们比其他厂商更快上市。

在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挑战肯定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通过较低成本的方法进行模块化,而且模块化是我们应该采用的必经之路。非常感谢大家!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