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购沃尔沃或成真 收购报价20亿美元(2)
2009年09月01日 10:05文汇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收购沃尔沃的各种传闻中,吉利汽车开始在众多的“传闻企业”中渐渐胜出,并日益成为中国车企并购沃尔沃新闻的主体。

2009年3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特稿《吉利汽车盯上沃尔沃》: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汽车生产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很可能将提出报价,竞购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品牌。福特汽车与吉利汽车目前已就沃尔沃的相关事宜洽谈数周。1月中旬美国底特律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高管在后者的总部所在地会晤。吉利汽车与福特汽车围绕沃尔沃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已谈判了一年多。

今年7月15日,华尔街日报再次刊登长篇特稿:《底特律倒下,吉利崛起》。稿件披露,在多家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吉利目前被认为在争夺沃尔沃大战中处于领先地位。决定可能在今后几周内做出。吉利近三年来一直在制定收购沃尔沃的计划。2007年,李书福挖来了英国石油公司的财务审计师PeterZhang来负责收购沃尔沃的事宜。后来李书福又请到了沃尔沃前总裁奥尔松出任顾问。通过一家美国咨询公司,李书福在2007年1月的底特律汽车展期间会见了当时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长勒克莱尔。双方在2008年1月再次会面,这次李书福直接表达了吉利有意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向福特汽车正式发送了提议函件。据透露,李书福并不打算将吉利和沃尔沃合并,沃尔沃将继续作为独立品牌存在,而李书福会保留沃尔沃当前的管理层。预计报价可能在20亿美元左右。

吉利哪来那么多的钱?

创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吉利控股英国锰铜公司,全资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如今又准备收购沃尔沃。吉利哪来那么多的钱?

李书福十分崇尚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而“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吉利的第一桶金来自高档装潢材料和摩托车生产。2001年中国加入WTO,吉利汽车登上国家经贸委的汽车产品目录,吉利也因此成为首家有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李书福同胞兄弟的支持成为吉利汽车的第三部分资金来源。李书福的胞弟李书通在上海创办的杰士达汽车公司如今改名为上海华普汽车,成为吉利汽车的新生产基地;李书福二哥李胥兵在湖南湘潭创办的工厂生产过价廉物美的江南奥拓[综述 图片 论坛],如今是吉利远景[综述 图片 论坛]的生产基地。2005年5月12日,吉利汽车香港挂牌上市。上市之后,来自香港资本市场的巨额资金成为李书福日后拓展企业的第四部分资金来源,其中包括运用于对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的收购。

如今,吉利集团拥有浙江台州临海、台州路桥、宁波北仑和上海华普四大生产基地,并投资开拓了兰州基地、湘潭基地、济南基地等八大基地。除了在国内布点以外,吉利还打算向海外扩张,包括在欧洲、俄罗斯、北美、东南亚和印尼分别设厂。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相关报道:

吉利汽车竞购沃尔沃 是肥皂剧还是低调过度

福特本月披露竞购沃尔沃名单 称吉利最有竞争力

吉利“冲刺”收购 被爆成沃尔沃唯一竞购商

吉利高层统一收购沃尔沃口径 或国庆前公布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万润龙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