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卡多:递进式技术与突破性技术并存
2009年07月07日 16:04盖世汽车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上接中国厂商应引入成熟变速器技术并留出升级

递进式技术与突破性技术并存

盖世汽车网:从短期、中期角度看,您会建议中国厂商去实现哪些技术上的突破呢?

Simon Stevens: 里卡多相信,至少到2025年之前,传统内燃机仍然会在汽车产业中占主导性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成本、可靠性和方便可得性。然而,随着市场向前发展,车辆数量增长,动力系统的效率有待提高。这就是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大有可为的地方。对于现存的道路上行使的车辆,替代性燃料技术或将愈发重要。

我认为其实存在两类技术的结合:一类是递进式的,另一类是产生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上的显著性的变化(重大突破)。第二类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市场造成挑战。

第一类技术递进性技术,例如减小摩擦和减重等方案,可能获益较小但所费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仍很有价值。另外一个例子是发动机启动/停止系统(stop-start),它可以用在城市路况下减少油耗并降低排放,是一项成本较低但能带来巨大益处的解决方案--它显然不是一项主要的突破性技术,但仍然有益市场发展。

谈及第二类技术,我们可能想到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小型化或涡轮增压等,这些都有望带来燃油经济性提升方面的显著效果,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且这些技术也会对市场造成挑战,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将使得车辆结构变为较小的发动机结合较大的电机,在中国市场上,这样一辆车的性能可能与另一辆大排量发动机汽车的性能相当,由此该技术可能会引发困惑(因为消费者印象中一向将高性能和大排量挂钩)。所以一定要保证引入的新技术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今年上海车展上有很多的突破性技术在展示,随着厂商和消费者的进步,这种理解将会同样发展。

盖世汽车网:您怎么看中国整车厂商们的技术能力?

Simon Stevens: 国内整车厂成长很快。我讲过,很多中国厂家强于生产,并且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我想他们在系统工程和系统间集成的能力上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例如,将发动机和变速器集成并安置于车上;如何确保车辆的整个动力系统达到最佳性能等。从顶层角度看产品,然后再向下审视看单个系统,之后再是次系统,把产品很好地整合起来——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另一方面是产品开发的流程,关键因素是针对产品定义清晰的目标,并将产品需求进行详细的规格定义。这些连同一个清晰定义、结构合理的开发流程将确保产品能够成功实现批量生产。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Joanne Jiu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