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大堵车警示中国 文明交通已迫在眉睫
2010年09月21日 14:08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外媒:大堵车警示中国 文明交通已迫在眉睫

8月24日,京藏高速大堵车

外媒:大堵车警示中国 文明交通已迫在眉睫

9月17日,国庆和中秋双节前,北京大堵车

《今日美国报》2010年9月17号文章:大堵车警示中国急需文明交通

记者:马龙(Calum MacLeod)

过去几个月,习惯了共产党各式各样运动的中国人接受了党中央的另一任务。

“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最新的口号在政府部门网站悬挂着,在主要高速路的巨大电子指示牌上闪烁着。

这个国家的公路经常一片混乱,危险丛生又拥挤不堪,这也是此次运动六个针对目标之一。中央文明办发起活动目的是推广“文明驾驶,和谐出行”,该单位还在奥运会前要禁止随地吐痰。

北京出租司机何华平(音)说,祝他们好运,他是个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首都北京刚刚建成的新马路很快就被更多新上路的汽车塞满。

“不规矩的驾驶行为减缓了每个人的速度,北京的司机爱钻空儿,从不让车,即使那样大家都能走的快些,”他说。“我们需要对司机和行人加强教育,但提高人的素质需要时间。我过去也经常那样开车,”56岁的何师傅说。

中国人对汽车的热爱来的有些晚,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正在努力追赶逝去的时间,然而结果很痛苦。8月份,高速公路上的运煤卡车被堵长达60英里,持续10天的大堵车成了头条新闻——“全球最长的堵车”。

《新京报》报道,北京的交通拥堵时间已经从2008年的每天平均3.5小时增加到现在的5小时。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上个月警告说,目前北京市汽车的平均时速为15迈,到2015年还将降低到9.3迈,北京今年汽车保有量为440万辆,2015年将达到700万辆,超过了道路的承载极限。

赵杰(音)认同此观点,他认为交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他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专家,同时他表示减少新车拥有量不太可能。

“我们的政府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禁止私家车的使用,只能以更全面的办法解决问题,”赵说。

私家车主石玉(音)两个月前买了辆价值2.7万美元的雪铁龙汽车,家在通州的她买车就是为了避开异常拥挤的上下班路程,之前她要先坐地铁再换公交,花费1个多小时。

“交通拥堵太可怕,”27岁的石女士是位证券分析师。不堵车的日子她上班开车时间减半,但又碰到另外的问题。“我找停车位都快烦死了。”

“或许我买这么贵的车是个错误,我不能每天都开,”石女士指的是根据车牌尾号每周轮换的限行措施。

赵杰提倡借鉴海外的解决办法,可以让用车费用更高,比如提高燃油税和停车费。北京必须增加地铁线路,扩充快速公交线路,并推动上下班的人在郊区车站存车后换乘公共交通。

中国可持续交通中心的何东全说,官员们开始逐渐理解,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做更多,不只是修公路。

“但人们一直很着急,”他说,官员在开发基建时总是优先考虑汽车。

最吸引眼球的解决办法或许来自发明家宋有州。宋先生正在推广一种大型公交,乘客坐在上层,下层开放,像隧道,汽车可从下层穿过,车辆靠电力或太阳能驱动,这种新型公交能够载客1000多人,横跨两条车道。

但范克高夫(Gilbert Van Kerckhove) 辩驳说北京市不需要高科技,只需要良好的交通教育和负责的交警,他是北京市政府顾问。

“大家都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就是一团糟,”他说。

范克高夫先生主要抱怨汽车占用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线时不给提示,随意破坏交规,这些却都被坐在巡逻车里的交警所忽视,“他们在车里就是整天吸烟,”他说。

除了减缓拥堵,交通安全也是此次运动的另一目标,唐山市文明办官员张秀国(音)说。

中国2009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67759人。同年,美国有33963人死于交通事故,尽管美国道路上汽车更多。美国交通委员会表示2007年美国拥有2.54亿辆汽车。中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中国2009年注册车辆有6200万辆。

从8月16号以来,张秀国说他的办公室已经收集了超过10万名司机签名做“文明礼貌司机”的倡议书。

“我希望中国每个司机都参与这项运动,”张说。

对遵守交规的行人应该给予回报。6月份,唐山市民田静因为她在红灯亮时停了下来,就获得了一辆价值4000美元的汽车奖励。7月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还给那些不乱穿马路的市民颁发奖金。

北京也在努力规范常常不守规矩的非机动车。用哨子,扩音喇叭加上小红旗,交通督导员在城市的各个路口巡视,拦下乱穿马路破坏交规的行人和自行车。

48岁的华成(音)在长安街执勤,他说:“有些人太自私了,他们只要自己想,就随时过马路,至少要10年才能提高市民的行为。”

相关报道: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今启动

北京错峰上下班首日交通状况有所改善

北六环交通事故救人女记者获授见义勇为称号

韩国将建立首个交通事故康复专用医院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成都车展全球汽车论坛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马龙 编辑: fengxiao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