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为例,上海从1994年开始实行私车牌照拍卖,从2012年6月以来,上海私车车牌拍卖价“九连涨”,今年3月最低中标价为90800元,上海车牌由此被称为“最贵铁皮”。
除了担心限购会提高购车成本,网友们还对限购在治理拥堵上的作用存有疑问。从北京、上海等地的探索看,限购之后牌照费用不断攀升,但并未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状况。有网友表示,二三线城市贸然跟风“限购”,是一种“懒政思维”。
由于争议巨大,各地在考虑是否引入汽车限购的治理对策时,均怀着谨慎态度,担心引发大范围的连锁反应。西安曾于去年8月宣布,拟对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和制定车辆限行措施,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但由于受舆论的极大压力,最终不了了之。
记者了解到,在我省,南京、无锡等发达地区近期也没有跟进采取限购计划的意向。苏州市交警部门表示,今后如需出台具体限购措施,会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重大决策程序进行,保证此类治堵措施实行的公开透明性。
治堵不能仅靠限购,还需多管齐下
苏州立法调控机动车保有量引发的连锁反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在交通专家看来,拥堵严重的二三线城市施行限购非常必要。
“限购是一种必要的调控手段。欧美、日本、新加坡等都有先例,国内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表示,像苏州、南京这样的城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难以大拆大建,同时经济比较发达,如果没有必要的调控手段,不光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也会冒出来。他认为,限购车辆虽然不可能完全根治交通拥堵,但可以减轻、延缓交通拥堵,为发展轨道交通和路面公交争取时间和空间。“从实际结果看,上海较早启动是对的,及早避免了机动车发展过速的危机。”
“但治理拥堵仅有限购也是不够的,治本之道在于实施更为理性、科学、全面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杨涛说,新加坡等地实行限行限购政策已久,私家车更多是作为休闲度假时的便利工具,出行则以公共交通为主,但这是以廉价、舒适、便利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前提,而中国各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还较滞后。政府应当担负起主要责任,完善公共交通。此外,公车治理也刻不容缓,否则一切针对私车的治理措施,既缺乏公正公平之基础,也会激起反对民意,必然大打折扣。
南京大学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徐建刚指出,推行限购政策时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不能一味地将城市治理成本转嫁到大众身上。“通过拍卖获取的资金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的钱用来干什么、怎么用,向公众公开,方能避免"灰色车牌"之争。”
既要解堵城之困,也要解舆论之困。采访中,有关专家还呼吁,社会舆论不能紧盯“限行限购”政策,要唤起汽车理性消费意识,提倡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环保理念。只有政府、民众合力治理,多管齐下、各负其责,汽车带来的拥堵、污染等城市病才有解决之望。
12 |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