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中国自主品牌要尽快走出山寨
2009年05月06日 08:03凤凰网汽车 】 【打印已有评论0

自主品牌要走出“山寨”。我这么说是因为本届上海车展上,一些自主品牌汽车还在“山寨”中,并且还有新进入者开始“山寨”;我这么说更因为有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始走出“山寨”。

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上,我对李书福说,吉利进步不明显,企业依然停留在低价格战略层面,对产品和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

当时,李书福没有正面回应我。但事后我知道,我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一位高管说,李书福谋划吉利转型的想法早就有了,上海车展让他下定决心加快转型。两年后的今天,还是在上海车展,一个新吉利就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22款全新车、三大品牌(全球鹰、帝豪、英伦)让人耳目一新,让人看到了一个正走出“山寨”的吉利。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道路怎么走,已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候了。我要说,自主品牌再从“山寨”做起,或者继续“山寨”肯定不行。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从 “山寨”起步,这一点都不假。李书福曾经将之形容为 “学毛笔字描红”。但“描红”的目的不是永远停留在“描红”上,而是最终成为“书法家”。但某些自主品牌企业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仅仅靠模仿一款车,取得短暂的市场效应就沾沾自喜,模仿后接着模仿,抄全面,全面抄。缺乏系统研发、制造体系,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将“山寨”进行到底肯定是走不远的。

也许大家没注意,前些年吉利汽车从外观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原因就在于李书福不满足“描红”,想自己写上一笔,只不过功底(包括研发投入)未到,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但由此却可以看出,李书福是不甘于“山寨”的。今天他走出来了,用他的勇气、用他的创新,当然还用他的经济实力。据了解,吉利目前每年研发投入已经接近销售收入的10%。

当年,自主品牌轿车从“山寨”起步,除了技术积累不够,还有一个成本问题。低成本、低价格策略冲破了进口、合资品牌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市场口子。然而今天,这种优势正在丧失。

本次车展上,我仔细观察了几个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这些车造型外观的确唬人,但细节上差距不小。这些细节问题不是因为工艺水平所致,更多的是原材料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出于成本的考虑。换句话说,有些关键零部件,本该采用世界50强零件企业的产品,但成本下不来,只能选择其他产品。用如此减法来降成本,自主品牌很难赢得竞争。

必须看到,自主品牌当年为了打破垄断采取“描红”的做法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和空间的同时,也为日后进一步发展埋下了后患。这些后患今天得用几倍的代价去偿还。在这点上,吉利的教训可能大于经验。

本次车展上,吉利每一款自主研发的新车,从发动机从性能、技术指标看,都有了质的进步。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对吉利的研发和产品品质表示怀疑。在吉利展台上十分抢眼的“卓越”概念车旁,吉利集团负责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对我说,“卓越”完全独立、正向研发。他将这款车设计过程、来龙去脉用图片展示出来,却还是有人将它视为山寨劳斯莱斯,让这位从美国回来的专家哭笑不得。

自主品牌轿车注定要被人摆在放大镜下看,这已是不容置疑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自主品牌轿车起步时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因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已经走出了“山寨”,开始发挥出竞争力,引得竞争对手格外关注。另一方面,汽车技术的体系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建立起全方位的综合优势,才能可持续发展。这个代价是很大的,那些尚在“山寨”、热衷于“山寨”的企业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今天“山寨”路已经行不通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吴迎秋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