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补贴政策的效应
2010年06月18日 15:15汽车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日,政府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已成热门话题。如何评价补贴的政策效应?是仅仅着眼于补贴政策对产业的影响,还是更应当关注到2012年试行政策结束后的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多种角度去考虑。

从能耗资金看补贴效应

三年的政策结束时,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补贴总额、节约燃油总量。我们还需要看的是,花同样多的钱,能买来多少石油?即,靠补贴节约的能源是否划算?

当然,还要算上充电所耗费的电能转换成标准煤,共耗费了多少吨标准煤。这样算下来,就能看出这个政策是否达到了节能的政策目标,以及支出使用公平性问题。

日本和德国都在推电动车,但德国目前解决电的问题更巧妙——给屋顶加上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发的电足够一家的使用,同时国家高价收购各家的电,即国家收购家庭电的价格,要高于国家输送给各家的电的价格。这样一方面国家可以少建电站、充电站,同时可以花很少的钱让百姓受惠。与我们单纯的补贴政策相比,德国的做法似乎更值得借鉴。

从产业链是否环保看补贴效应

对于电动车的评价,业内一些专家总是在回避电动车上游和下游污染的情况下,仅仅看着电动汽车的尾管说:“电动车零排放”。其实,看电动车是否环保,不仅要看尾管排出了多少废气,更要看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电是从哪儿来的以及电瓶报废后的回收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主要来自火电,即多数是用煤发电。煤发电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粉尘污染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硫污染问题。更严重的是煤燃烧后产生大量煤灰,煤灰对土地的污染几乎是不可逆的,同时煤灰中的重金属对水系的污染也应考虑进去。

最新的环保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二氧化硫污染出现了不降反升的情况。换句话说,如果因为使用电动车而加大了煤电污染,加大的煤烟污染是否会抵消掉电动车减少废气总量带来的环保效应?如果按照这样的政策执行下去,未来中国的电动车保有量是多少?国家电网将因此增加多大的用电量?是否需要增加电站?如果我们一手投资鼓励用节能车,另外一只手又在因此掏钱建电站,花钱买更多的煤,要花钱去治理煤烟污染,还要搭上新增煤灰占用的土地,那么我们这笔补贴还划算吗?

此外,废弃电池的污染是个世界性难题。现在每天上路的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其使用的电池已经给地下水带来了非常大的环境威胁,增加电动车是否会加剧这种威胁?我们是否拥有健全的回收系统?尽管国家给实验区补贴的条件之一是建立电池回收系统。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回收,而是回收后如何处理这些废电池?这些废电池是否带来新的污染?

另外,目前我们对电动车带来的电磁污染并不了解。美国、加拿大已经有用户起诉电动车制造商了,认为使用了电动车带来了怪病。如果我们在车上使用电磁屏蔽措施,一是要加大车重、增加能耗;二是屏蔽之后只解决驾驶者和车内乘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电磁污染问题;三是,增加了屏蔽措施后,我们的手机等通讯设施怎么使用?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关于电磁污染的国家标准,更谈不上相关法律,我们的电动车是在对用户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使用的。

因此,三年后,我们不能无视整个产业链产生的污染说零排放,甚至依据尾气的减少谈减排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被电池污染的水几乎无法再净化,如果我们的地下水被污染了,中国人何以生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管学军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