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中国汽车业应当感恩而非沾沾自喜
2009年05月12日 08:03凤凰网汽车 】 【打印已有评论0

逆势增长功归市场

进入2009年,中国车市在经历了去年的低迷后,似乎在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反弹局面。3月份,相对于美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37%、日本汽车销量下降32%的惨淡情形,中国汽车实现了产量同比增长5.55%、销量增长5.01%的逆势上扬势头,在全球一片阴沉的经济环境中显得一枝独秀。在一片叫好声中,中国车企感觉分外良好,纷纷制定了下一步较高的发展目标。针对此现象,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主编、资深记者程远泼了瓢“冷水”:中国汽车产业展现出的好势头要归功于中国市场,要感谢中国消费者,而中国汽车行业本身并没出现质的飞跃

取得好成绩该庆幸而非骄傲

“销量保持增长,一定程度说明中国车企的产品较能适应市场,这值得肯定,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太旺盛了。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的确变富裕了,购买能力大大增强,所以功劳要归功于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是他们做出的贡献。了不起的是中国的市场,是中国的消费者,在如此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他们还这样热情购买,实在了不起,是他们给予中国汽车业一个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业应当感恩而不是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给盲目乐观者来了个“当头棒喝”后,程远指出,就汽车产业研发、制造、销售三个大阶段而言,中国汽车产业的研发、制造能力是长期积累下的结果,并非金融危机所赐,更谈不上抓住金融危机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汽车业要说最大亮点,就是保持了销售的上升,汽车销量连续3个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但也只是在全世界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们下降得慢、下降得少,相对表现比较好而已。

此外,良好的销售成绩很大程度还要归功于政策因素。去年下半年的消费税调整和今年“汽车下乡”的实施,以及季节周期的影响和去年压抑需求的释放,都是中国汽车销量逆势增长的动因,而增长亦更多地体现在乘用车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拉动一季度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最大的车型中,只有乘用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商用车虽然3月份产销环比增长明显,但由于多数车型低迷,一季度产销总体依然为负增长,同比下降4.38%和6.13%。

应该感谢的是消费者

在中国车市这轮逆势增长中,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自主品牌取得了较好成绩。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42.59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但程远认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跨国企业品牌销量是自主品牌的2倍多,仍是中国市场的主要贡献者。

与国际市场上的惨淡情势相比,跨国企业在华汽车销量居高不下。据通用中国统计,3月份通用中国在华合资企业销量创下单月新高,达13.7万辆,同比猛增24.6%;大众汽车的三个品牌大众、奥迪、斯柯达在当月都创造了单月最高纪录。一季度,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总销售量达到28.4万台,豪华车梅赛德斯-奔驰累计销量11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需要对跨国公司感恩戴德?程远认为恰恰相反:“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短缺经济,谁提供产品、满足了供应就是人类的功臣,现在世界上最紧缺的是市场,有了市场,产品能够销售,工厂的生产才能得以进行,才能创造出就业机会,整个经济才能运转起来。我们可以看看当今那些深陷危机、以致走到破产边缘的跨国公司,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甚至包括7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的丰田等,造成他们当下危机的,并不是他们的研发能力突然消失了,也不是他们的制造水平突然降低了,更不是他们巨大的生产能力没有了,他们的研发制造能力仍然是世界一流,让他们陷入困境的是市场萎缩,是消费者没有购买能力或者购买意愿,是他们的产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企业运转不动了,资金链断裂,付不起款,还不起债。其实说救市,那就是,只有消费启动了、产品能卖出去,一切都迎刃而解。

所以说,当今世界,市场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具有市场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相对生产制造,购买力才是最了不起的。中国贡献了最宝贵的市场资源,因此最该感谢的是中国消费者。” (牟修锐 整理)

来源:中国经济网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程远 编辑: o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