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政府主导企业创新的局面转变为政府创造有效率的市场,企业顺应市场自主创新
——论企业自主创新的几个政策性问题 (之三/之四)
文/陈清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政治决心。应实施有力的政策,营造好的环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应调整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培育有效率的市场,创造鼓励创新的大环境,充分调动人们创新的欲望,并使那些产生创新欲望的人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条件、使那些成功的创新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使创新失败的人有机会东山再起。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投入、研发、成果转化的主体,是获取创新效益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主体。市场则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舞台,提供动力,提供融资和服务支持,为创新成果提供出口,为失败的创新提供分散风险的途径。要使政府主导企业创新的局面转变为政府创造有效率的市场,企业顺应市场自主创新。任何越位的干预和好心的“拔苗助长”,都会降低市场效率、改变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扭曲企业行为。
技术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它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比其他任何投资都苛刻得多。鼓励创新的环境条件主要是:
①适度的、相对偏紧的生产要素条件。如资源、能源、人工、自然环境等初级生产要素偏紧的压力,是产生广泛创新活动的土壤。
②良好的市场秩序。如充分、规范的市场竞争、公平的发展机会、包括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良好法律环境等,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
③成熟、挑剔的客户需求条件是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④良好的产业环境。如产业规模、产业组织、配套服务商、科研和融资等支持性机构的合理组合,是创新成功率不断提高的条件。
动用国家资源给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市场机会,是政府创新政策的一个重点。13亿人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其中对高技术的需求是重要的国家资源。政府应以政策导向,使国内高技术市场资源优先由国内企业分享。例如,技术装备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机会十分有限,而一个重大项目,会带动诸多相关领域的创新,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我们应效仿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企业的产品。国家订货和“准国家订货”不仅具有支持企业创新、分担创新风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强对本国创新产品的信心。
政府以财政、税收支持自主创新有两种选择:一是从生产、供应侧入手,支持创新的过程;二是从消费、需求侧入手,支持创新的结果。现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更关注的是前者。尽管研发费税前列支等普适性政策是有效和必要的;但那种由企业申报,由政府部门选定研发项目、分钱,并对成果进行评估、鉴定、表彰的做法不仅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政策失灵”。一方面企业编个“故事”就能向政府要钱,从而得到寻租获利的机会,会造成社会不公;另一方面则会造成“跑部钱进”、政企不分,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强化对企业干预、扩展部门权力的工具。
可以肯定的是,重点转向支持创新的结果,会提高财政投入的有效性。
一些地方把“引进外资”当作目的,满足于短期GDP、税收、就业的增长,而对“利用外资”却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热情
从“引进外资”到“利用外资”
“以开放促改革”的真实意义,是主动引进外部力量,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软环境和硬环境。良好的软硬环境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吸引外资进入,而且可以为本国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外部力量对市场环境建设的推动作用是本国企业无法替代的。
当然,我们要利用外资,外资要利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外资利用我们要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怎么得到?都非常清晰。而在微观层面我们要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怎么得到?对一些地方和企业来说却比较含糊。
外资的进入,在很多地方迅速改变了产业状况,很快由经济落后转向繁荣,使我们成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赢家。与此同时,也使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在认识上走进了误区。
有的地方把本地发展的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外资,产生了长期依赖外资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幻想。他们把“引进外资”当作目的,满足于短期GDP、税收、就业的增长,而对“利用外资”却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热情,相应的政策也不到位。为创造短期政绩,有的地方引进外资的热情远远高于培植本地企业。他们纷纷动用可支配的资源给外资“超国民待遇”,与对民营企业歧视性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满足于外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组装,却不愿下苦功推进本地企业产业升级,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可以以“破格优惠”引进外资研发机构,却对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关注。结果,有的地方吸引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外来资本与本地企业之间却没有融和、本地企业没能参与到高技术产业分工之中,在多家外资组成的“封闭型”生产网络中,本地企业实际上被边缘化了,没有获得更多的溢出效应。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为后发国家提供了超越式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的可能。但一个大国,不可能依赖它国的技术和资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际投资是具有很强逐利性、流动性的“无根资本”。对于一般加工制造业而言,当本地有他们可以利用的优势,比如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环境、廉价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条件时,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进入。但任何地方低成本优势不可能永存,当某些重要条件发生变化、而本地企业又没有深刻融入产业链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再转移。西班牙、韩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了外资进入和再转出的过程。从进入至转移的周期大约是25年左右。外资的进入会带来本地的繁荣,如无准备,外资一旦撤离就会带来严重负面后果。
一些政府部门和用户看到与国外巨大的技术落差,并没有产生技术追赶的强烈冲动,反而增强了技术依赖的心理。在可以便捷地获得世界先进产品时,他们毫无顾及地把本国企业放在一边,不太愿意给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机会。“欣赏引进技术,崇尚进口产品”之风四处蔓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文化。
中央提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中应有之意就是要改变“重引进,轻利用”的现象。引进技术、引进外资、接受产业转移要更加有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应转向更加注意培植本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意培育本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很好效果的政策正面临调整和完善。例如,到现在,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完善,而自主创新的政策却存在缺陷;利用外资的政策比较完善,而促进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却存在缺陷;吸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政策比较完善,但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却存在缺陷。
作者:
陈清泰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